歲暮送區魚山歸香山

長將筆舌代耕芸,海島焉能絕世塵。 百里暫歸貧有母,一年將盡老催人。 潮光似火船頭曉,梅子如珠屋角春。 亂日相期無可祝,早佔熊夢慰慈親。
拼音

所属合集

#梅子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筆舌:指寫作和言辭。
  • 耕芸:耕作,這裏比喻辛勤工作。
  • 海島:指偏遠的地方。
  • 絕世塵:遠離塵世。
  • 百里暫歸:指短暫的回家。
  • 貧有母:家境貧寒,但有母親。
  • 一年將盡:年底。
  • 老催人:歲月催人老。
  • 潮光似火:形容早晨的陽光照在潮水上,閃爍如火。
  • 梅子如珠:形容梅子圓潤如珠。
  • 屋角春:屋角的春天,指家中春意盎然。
  • 亂日:動盪不安的日子。
  • 相期:相約。
  • 無可祝:無法祝福。
  • 早佔熊夢:早日得到好消息,熊夢指吉祥的夢。
  • 慈親:慈愛的母親。

翻譯

長久以來,我以筆墨和言辭代替耕作,即便身處海島,也難以完全隔絕塵世。 短暫的回家路程雖只有百里,家中雖貧寒但有母親在;一年即將結束,歲月無情催人老。 早晨船頭,潮水的光芒閃爍如火;屋角,梅子圓潤如珠,春意盎然。 在這動盪的日子裏,我們相約卻無法祝福,只願早日得到好消息,以慰藉慈愛的母親。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歲末對歸家的期盼和對母親的思念。詩中通過「筆舌代耕芸」和「海島焉能絕世塵」展現了作者雖遠離塵囂,但仍心繫家國。後句以「百里暫歸貧有母」和「一年將盡老催人」抒發了對家的眷戀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結尾的「早佔熊夢慰慈親」則寄託了對未來的美好祝願和對母親的深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情感世界。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