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拼音

所属合集

#中秋

譯文

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園旁邊。 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頭水館前。 向着西北怎麼才能看到故鄉在哪裏,向着東南方向看見月亮又圓了好幾次。 昨天的風吹過沒有人理會,今晚清美的風彩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

注釋

昔年:去年、以往。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出自《全唐詩》。

賞析

歌題目的中心語“望月”,是敘述也是行爲,其修飾語時間“八月十五日夜”和地點“湓亭”,它限定了望月的特定環境時,還突出“望”的動作,又強化“望”之月的圓盤貌。顯然是這個“望”月引發了詩人情懷。 其實,詩人就是在特定空間面對這個特定時間的月亮引發的人生感慨,詩歌首頷聯正是詩人關照月亮的思考。從邏輯上應該“明、曲江池畔、朝廷盛會歡飲圖。詩歌起筆不同反響,召喚其昔日的觥籌交頷聯的今年貶謫的“湓浦沙頭水館前”的失落。繁華的過去越明朗,對照今日的淒冷就越有感覺,以此造成的昔今懸殊反差,猶如從天堂掉入地獄的悲苦感。可是兩聯二十八言中,詩人不煩厭地重複“八月十五夜”,顯然它帶給詩人的心靈是震撼的,也是慘痛的。讓詩人不堪回首昨日的歡樂,獨自苦品着眼前的寂寞和悽苦。詩句一望而知地運用了昔今對比手法,其實每一聯都交代了時間地點和場景,對比的不僅是時間,更是情景意境的對比,今晚觀賞的心情,是一種過去到現在的物是人非的感傷情懷。 月亮在古典詩歌裏,更多承載了懷鄉思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明月照高樓,含君千里光”,這些月亮內涵是因空間距離產生而寄寓感情的。不過月亮也會出現時間概念,它卻成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劉禹錫《石頭城》)”“春江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這些詩句裏的月亮意象無不指向時間概念,突出物是人非之感留給個體生命的悵惘痛苦。 昔今這種對比古詩裏還是常見的,“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杜甫《登岳陽樓》),過去聽聞就該登樓觀望洞庭水,可是不知爲何直至今朝纔有機緣登臨,道出詩人生活無盡的無奈和生活的悽楚遭遇。其實白居易在對比中也在暗示自己無法主宰命運的無奈和感傷之情。 詩歌的首頷聯多層面的表現詩人的痛苦感,其實這還是生活橫截面的對比,那詩歌又是如何完成內容的轉折呢?從內容上頸聯涉及望鄉和圓月,表面上像在思鄉,但是“望鄉“行爲反映的心理,卻浸透着詩人的孤寂和悽苦,而這種心理再次強化了內在的主體孤苦體驗。“見月”就是觀賞中秋明月月,那是一輪圓月,但行爲發問的竟爲“幾回圓人極度孤寂產生的心理結果。“西北望四方眺望故鄉和四野觀望明月,能想象出一個人觀望的心神不定和急切之情,希望能望到家鄉帶給自己溫暖,能看到心中一輪明月留給自己關懷,卻出現相反結果,徒添了詩人不盡的悽苦感。 詩歌是如此極盡曲折的突出詩人貶謫的孤寂之情,尾聯詩人細節化的再現秋風月光。“秋風秋雨愁煞人”,過去的日子出現的“昨風一吹無人會”,沒有人領會這淒厲秋風的涼意。能忽略這淒冷秋風的肌膚感,一定是人們沉浸在無情的喜悅裏,已然忘記了秋風的淒冷,這裏突出詩人過去日子的歡快感。“今夜清光似往年”,一是說今夜的月和往年是相似的,光是借代用法,突出的月亮還是昔日的月亮,暗含了人已不是昔日的意氣之人了,照應詩歌前文對比的物是人非的無奈悲苦;二是言今夜的月亮似往年,但這樣的月光照在身上,卻令人清冷至極,置身“湓浦沙頭水館前”環境裏,心內卻是清冷感,詩歌在這進一步強化了詩人貶謫後面對十五驚歎詩人詩歌技巧的嫺熟,尺幅之間盡情描摹無形的心裏悲苦!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湓亭:亭名,在今江西九江。

湓浦:水名,今名龍開河,流經九江。

繙譯

往年的八月十五夜,在曲江池畔杏園的旁邊。今年的八月十五夜,在湓浦沙頭的水館前。曏著西北望故鄕在何処呢,曏著東南看到月亮已經圓了幾廻。昨天的風吹過卻無人領會,今夜的月光好似往年一樣。

賞析

這首詩以對比的手法,通過描述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八月十五夜之景,表達了詩人濃濃的思鄕之情。昔年在繁華的曲江池畔、杏園邊賞月的熱閙與今年在湓浦沙頭水館前的冷清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詩人的孤獨心境。“西北望鄕何処是”直白地展現了對故鄕的急切思唸。而“今夜清光似往年”又讓人感到時光的流逝和不變的月色,更加深了那份惆悵。全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深沉。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