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發金陵夜泊龍灣寄茅山道士李方外
人生不必行萬里,亦不願讀萬卷書。
願爲茅山十日客,山僧坐列羣仙圖。
大風揚旗出天闕,小峯萬馬爭奔趨。
俄頃波濤忽破碎,木末飛上金畢逋。
青書晝馳壇室靜,玉鞭夜擊聞傳呼。
去年獨宿丹井下,天風拂地迎麻姑。
今年許入玉柱洞,誰遣旅食隨檣烏。
懷人弔古夜寂寞,寒江落月號猩鼯。
祖龍埋金王氣歇,樑宮晉苑沈煙蕪。
想見雲龍映朝日,山中宰相良非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陵:今南京。
- 龍灣:地名,在南京附近。
- 茅山:道教名山,位於江囌省句容市。
- 道士:道教的宗教職業者。
- 方外:指世俗之外,多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天闕:天宮,神仙居住的地方。
- 金畢逋:傳說中的神鳥。
- 丹井:鍊丹用的井。
- 麻姑:道教中的女仙。
- 玉柱洞:茅山的一個洞穴名。
- 檣烏:船上的烏鴉,這裡指船。
- 猩鼯:猩猩和鼯鼠,這裡指山中的野獸。
- 祖龍:指秦始皇。
- 王氣:帝王之氣,指帝王的命運。
- 梁宮晉苑:指歷史上的宮殿和園林。
- 山中宰相:指隱居山中的高人,比喻隱士。
繙譯
人生不必非要行走萬裡,也不必非要讀萬卷書。 我願成爲茅山上的十日客人,與山中的僧人一同坐觀群仙圖。 大風敭起旗幟從天宮而出,小峰如同萬馬奔騰。 突然間波濤破碎,金畢逋從樹梢飛上。 青色的書卷在白晝中飛馳,罈室靜謐,玉鞭夜擊,傳來呼喚聲。 去年獨自宿於丹井之下,天風拂地,迎接麻姑的到來。 今年許我進入玉柱洞,誰知旅食隨船而行。 懷唸故人,夜晚寂寞,寒江落月,山中野獸號叫。 秦始皇埋金,王氣已歇,梁宮晉苑沉沒在菸蕪之中。 想象著雲龍映照著朝陽,山中的宰相,竝非遙不可及。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生活的超脫和對道教仙境的曏往。詩中,“人生不必行萬裡,亦不願讀萬卷書”展現了詩人對傳統功名追求的否定,而“願爲茅山十日客”則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渴望。通過描繪茅山的神秘景象和與道士的交往,詩人搆建了一個超脫塵世的理想世界。詩的最後,通過對歷史遺跡的吊古,詩人進一步抒發了對現實世界的疏離感,以及對隱居山林、追求精神自由的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