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趙翰林畫馬

· 鄭東
大宛前日進龍媒,屹立天墀駿骨開。 黃帕寶鞍才卸卻,鑾輿八月上都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宛:古代西域國名,以產良馬著稱。
  • 龍媒:指駿馬,古代有「天馬」之稱,因馬能致遠,故喻爲「龍媒」。
  • 天墀:指皇宮中的臺階,這裏借指皇宮。
  • 駿骨:駿馬的骨骼,比喻駿馬。
  • 黃帕:黃色的綢緞,常用來包裹貴重物品。
  • 寶鞍:裝飾華麗的馬鞍。
  • 鑾輿:皇帝的車駕。
  • 上都:指元朝的都城大都(今北京)。

翻譯

前日,大宛國進貢了一匹龍媒般的駿馬,它屹立在皇宮的天墀之上,駿骨顯得格外雄壯。 剛剛卸下黃帕包裹的寶鞍,皇帝的鑾輿便在八月份從上都返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大宛國進貢的駿馬在皇宮中的情景,以及皇帝鑾輿的歸來。詩中「大宛前日進龍媒」一句,既表明了駿馬的來歷,又暗含了對駿馬品質的讚美。「屹立天墀駿骨開」則通過形象的描繪,展現了駿馬的雄壯和威嚴。後兩句「黃帕寶鞍才卸卻,鑾輿八月上都回」則巧妙地將駿馬與皇帝的鑾輿聯繫起來,展現了皇家的氣派和威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皇家威儀的讚美之情。

鄭東

元溫州平陽人,字季明,號杲齋。幼嗜書,明《春秋》。嘗應科舉,不合主司,即棄去,致力爲古文。歐陽玄奇其才,欲薦之,會疾卒。弟鄭採亦有文名。有《鄭氏聯璧集》。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