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山水歌

· 鄭東
君不見謝康樂,短面長髯瘦如鶴,作郡安能棄丘壑。 又不見鴟夷子,屬鏤蜚霜赤心死,一棹三江入煙雨。 我生千載下,酷愛古人心本野。老仙縮地誰得傳,顛墨淋漓醉中灑。 幽幽樹意暝含雨,朵朵山頭青欲雲。橫槓依約度深谷,三裏五里東西鄰。 採芝定有商顏叟,鹿皮之裘槲葉裙。神仙有無不可即,杳杳路斷桃花津。 何人相期過西麓,牲肥酒熟秋樂神。祗知耕鋤及婚嫁,廟堂黜陟那得聞。 扁舟從何來,盈盈載秋碧。嵐光忽已今,日暮問家室。 熒熒林隙燈火青,雞黍家人具今夕。終南相繼售卑價,才薄官微遭箠罵。 久知富貴成茹荼,吾獨愛山如食蔗。家貧恰有買屐錢,白髮漁郎許船借。 箕山潁曲命吾駕,百歲胡爲墮機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1. 謝康樂:即謝靈運,東晉至南朝宋時期的文學家、政治家,因其封爵康樂縣公,故稱謝康樂。
  2. 短面長髯:形容面容特徵,短臉長鬚。
  3. 丘壑:指山林、自然景觀。
  4. 鴟夷子:指范蠡,春秋時期越國大夫,後隱退江湖,被尊爲商聖。
  5. 屬鏤:指范蠡所用的劍。
  6. 蜚霜:形容劍光如霜。
  7. 赤心:忠誠的心。
  8. 顛墨淋漓:形容書法或繪畫時筆墨揮灑自如,氣勢磅礴。
  9. 採芝:指採摘靈芝,常用來象徵隱居山林的生活。
  10. 商顏叟:指商山四皓,漢代隱士,因隱居商山而得名。
  11. 鹿皮之裘:用鹿皮製成的衣服,古代隱士常穿。
  12. 槲葉裙:用槲樹葉製成的裙子,也是隱士的服飾。
  13. 桃花津:指桃花源,象徵理想中的隱居之地。
  14. 牲肥酒熟:形容祭祀時的豐盛。
  15. 黜陟:指官職的升降。
  16. 買屐錢:指用來買鞋的錢,比喻微薄的生活費用。
  17. 箕山潁曲:指隱居之地。
  18. 機擭:指陷阱,比喻世俗的束縛。

翻譯

你難道沒見過謝康樂嗎?他的臉短而鬍鬚長,瘦得像鶴一樣,怎能放棄山林而去做官呢?又或者沒見過范蠡嗎?他的劍光如霜,忠誠之心已死,隻身一人乘舟進入煙雨之中。我生活在千年之後,內心野性難馴,酷愛古人的本心。老仙人縮地之術誰能夠傳承?我醉中揮灑墨水,淋漓暢快。幽深的樹木似乎含着雨意,山頭上的青色彷彿要化作雲朵。橫槓隱約度過了深谷,三里五里的東西鄰里。採摘靈芝定有商山四皓這樣的老者,他們穿着鹿皮衣和槲葉裙。神仙是否存在難以確定,杳杳無路,斷絕了通往桃花源的渡口。有誰期待在西麓相遇,牲畜肥壯,酒已熟,秋天裏樂神。只知道耕作和婚嫁,廟堂上的升降那得聽聞。扁舟從何而來,盈盈載着秋天的碧水。嵐光忽然已現,日暮時分詢問家室。林隙中熒熒燈火青青,雞黍家人準備今夜。終南山相繼售出低價,才薄官微遭到鞭打。久知富貴如同吃苦,我獨愛山如同食蔗。家貧恰有買鞋的錢,白髮漁郎答應借船。箕山潁曲命我駕,百歲爲何墮入機擭。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謝康樂和范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古代隱士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官場的不滿。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短面長髯瘦如鶴」、「顛墨淋漓醉中灑」等,生動地展現了隱士的形象和作者的情感。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如「幽幽樹意暝含雨」、「朵朵山頭青欲雲」,傳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隱居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元代詩人鄭東的文學才華和對隱逸生活的深刻理解。

鄭東

元溫州平陽人,字季明,號杲齋。幼嗜書,明《春秋》。嘗應科舉,不合主司,即棄去,致力爲古文。歐陽玄奇其才,欲薦之,會疾卒。弟鄭採亦有文名。有《鄭氏聯璧集》。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