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行大堤上

· 李序
暮行大堤上,明月天上來。但能照歡樂,不解憐悲哀。 誰家少年子?大宅高樓臺。涼風管絃發,夜飲攜金罍。 寧知飯牛客,鬱郁心如灰。歡娛豈終極,屈辱俱雄才。 徘徊望明月,惆悵何由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理解,懂得。
  • 飯牛客:指貧窮的勞動者,飯牛即喂牛。
  • 鬱郁:形容心情沉重、憂鬱。
  • 金罍:古代盛酒的器具,這裏指代豪華的酒宴。
  • 何由裁:如何裁決,這裏指如何排解。

翻譯

傍晚時分,我行走在堤壩上,一輪明月從天邊升起。月光雖然能夠照亮人們的歡樂,卻不懂得憐憫人們的悲哀。

看那誰家的少年,住在大宅高樓之中。涼風中傳來管絃樂聲,夜晚他們舉杯暢飲,享受着金罍中的美酒。

而我,一個貧窮的勞動者,心情沉重如灰燼。歡樂難道沒有盡頭嗎?屈辱和才華難道總是相伴而行嗎?

我徘徊着,望着那明月,心中充滿了惆悵,不知該如何排解這份憂傷。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手法,描繪了社會不同階層的生活狀態和情感體驗。詩中,「明月」作爲一個共通的自然元素,卻映照出截然不同的生活場景和心境。一方面是富貴人家的歡樂宴飲,另一方面是貧窮勞動者的鬱鬱寡歡。詩人通過這種對比,表達了對社會不公和人生苦難的深刻感受,以及對命運無常的無奈和惆悵。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反映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

李序

元婺州東陽人,字仲倫。許謙弟子。爲文以《左》、《國》、《史》、《漢》爲標格,唐宋以下勿論。隱東白山,與陳樵相倡和。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