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酒感懷漫賦

· 李裕
半醉簪花出杏園,玉驄嘶過五門前。 豈無綠酒酬佳節,坐對青山憶去年。 蛺蝶有情嫌我懶,名花底事向誰憐。 嬌娘莫惜羅裙涴,看取腰肢醉後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簪花:戴花。
  • 玉驄:指駿馬。
  • 嘶過:馬嘶叫着經過。
  • 五門:古代宮廷設有五門,後泛指皇宮之門。
  • 綠酒:新釀的酒,因酒面浮有綠色泡沫而得名。
  • 佳節:美好的節日。
  • 蛺蝶:蝴蝶的一種。
  • 底事:何事,爲什麼。
  • 嬌娘:美麗的女子。
  • 羅裙涴:羅裙被污染。涴(wò),污染。
  • :美麗。

翻譯

半醉中戴着花走出杏園,駿馬嘶叫着經過皇宮的門前。難道沒有新釀的美酒來慶祝這美好的節日嗎?我坐對着青山,回憶起去年的情景。蝴蝶似乎嫌我懶惰,有情地飛舞着,而美麗的花朵又爲何事而向誰展示它的憐愛呢?美麗的女子啊,不要可惜你的羅裙被污染,看看你醉後的腰肢是多麼的美麗動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半醉半醒之間,走出杏園,經過皇宮門前的情景。詩中,「玉驄嘶過五門前」一句,既展現了詩人騎馬的瀟灑,又暗含了對皇權的疏離感。後兩句通過對綠酒、青山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最後兩句則通過蝴蝶、名花和嬌娘的意象,抒發了詩人對美的欣賞和對生活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

李裕

元婺州東陽人,字公饒。文宗至順元年進士。少從許謙學,撰《至治聖德頌》。英宗召見,令宿衛禁中。文宗時授承事郎,同知汴梁路陳州事,有惠政。改道州路總管府推官,時裕已卒一月。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