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太真上馬圖

· 李裕
驪山複道凌紫煙,雲旓翠花晴拂天。 君王先乘照夜白,龍光射日金洄旋。 太真猶憑花韉立,思入遙情迷曙色。 暖香滯態嬌若雲,爛熳春風扶不得。 楊花縈楹定誰主,蜀道漁陽總塵土。 人間千古恨丹青,回首開元淚如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驪山: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古代著名的風景勝地。
  • 複道:指山間的曲折小路。
  • 紫煙:形容山間雲霧繚繞,如同紫色的煙霧。
  • 雲旓(shāo):古代旗幟的一種,此處指華麗的旗幟。
  • 翠花:指旗幟上的裝飾物,如翠玉等。
  • 照夜白:指一種白色的馬,能在夜間照亮周圍。
  • 龍光:指馬的光輝,如同龍的光芒。
  • 金洄(huí):金色的波紋,形容馬的光輝閃爍。
  • 花韉(jiān):裝飾有花紋的馬鞍。
  • 暖香:溫暖的香氣,指太真(楊貴妃)的體香。
  • 滯態:指姿態凝重,不易動搖。
  • 爛熳:燦爛多彩。
  • 楊花:指楊樹的花,此處比喻楊貴妃。
  • 縈楹(yíng yíng):圍繞着柱子飛舞。
  • 蜀道漁陽:蜀道指通往四川的道路,漁陽是古代地名,此處泛指邊遠之地。
  • 開元:唐玄宗的年號,此處指唐朝的盛世。

翻譯

驪山的曲折小路直通紫煙繚繞的山頂,雲旗和翠玉裝飾的旗幟在晴朗的天空中飄揚。君王先騎上了照夜白這匹白馬,馬的光輝如同龍的光芒,閃爍着金色的波紋。太真(楊貴妃)還依靠着裝飾有花紋的馬鞍站立,思緒飄向遙遠的情感,迷失在曙光之中。她溫暖的香氣和凝重的姿態,如同雲朵般嬌美,燦爛的春風也扶不住她。楊花圍繞着柱子飛舞,究竟誰是主宰?蜀道和漁陽都不過是塵土。人間千古的恨意被這幅畫所捕捉,回首開元盛世,淚水如雨般落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唐玄宗與楊貴妃在驪山的情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情感表達,展現了楊貴妃的嬌美與君王的威嚴。詩中「驪山複道凌紫煙」等句,以壯麗的自然景觀爲背景,襯托出人物的高貴與超凡。後文通過對楊貴妃姿態和情感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開元盛世的懷念與對歷史變遷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古詩作品。

李裕

元婺州東陽人,字公饒。文宗至順元年進士。少從許謙學,撰《至治聖德頌》。英宗召見,令宿衛禁中。文宗時授承事郎,同知汴梁路陳州事,有惠政。改道州路總管府推官,時裕已卒一月。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