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喜故人至

乾坤漸老百年身,埽地焚香靜裏春。 巢燕向人爭學語,山杯留客細傾銀。 迂疏無用真堪笑,離亂相尋轉見親。 未卜此生歸定處,青冥何敢更求伸。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乾坤(qián kūn):天地,指世界。
  • 埽地(sǎo dì):打掃地面。
  • 焚香(fén xiāng):點燃香料,常用於宗教或冥想活動。
  • 靜裏春:在寧靜中感受到的春天。
  • 巢燕(cháo yàn):築巢的燕子。
  • 學語:模仿人的語言。
  • 山杯(shān bēi):山中的酒杯,指簡樸的酒具。
  • 傾銀:倒酒。
  • 迂疏(yū shū):迂腐疏遠,指不合時宜。
  • 離亂(lí luàn):離別和混亂。
  • 相尋:相互尋找,指彼此間的聯繫。
  • 未卜(wèi bǔ):未預測,未決定。
  • 青冥(qīng míng):天空。
  • 求伸:尋求發展或表達。

翻譯

隨着時光流逝,我這百年之身也漸漸老去,打掃乾淨地面,點燃香料,在寧靜中感受春天的氣息。 巢中的燕子彷彿在向我學習說話,山中的酒杯爲客人細細倒滿酒。 我這迂腐疏遠之人真是可笑,但在離別和混亂中,我們卻更加親近。 我尚未決定此生的歸宿,又怎敢在天空中尋求更大的發展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暮春時節的寧靜生活和對友人的深情。詩中,「乾坤漸老百年身」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而「埽地焚香靜裏春」則展現了詩人在寧靜中尋找內心平和的場景。詩人與燕子、山杯的互動,以及對友人的思念,都透露出一種淡泊名利、珍視友情的生活態度。結尾的「未卜此生歸定處,青冥何敢更求伸」則反映了詩人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以及對現狀的滿足和對未來的謹慎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李延興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繼本。李士贍子,少以詩名。順帝至正十七年進士,授太常奉禮,兼翰林檢討。元末兵亂,隱居不仕。河朔學者多從之,以師道尊於北方。入明,曾出典淶水、永清縣學。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