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叔林韓海招同林翁曰提陳君玉柱脩禊鳳凰臺舉酒對春山漫成二十韻
三春之三始春遊,正當禊事倚春洲。
主人愛客能攜酒,勝友如雲列鳳樓。
主言登高客能賦,指點前山春在眸。
隨意煙容皆靚好,參差靄黛盡芳幽。
取次林泉開記睹,更將巖壑赴冥搜。
青羅接翠互相就,玄崿霏陰不自留。
無數遙峯來及水,白雲孤去碧溪悠。
晴雲綠草如綺織,午對澄波作練浮。
抱日殘紅依鱷漵,迴風舞燕逐漁舟。
動靜之間情事出,高深所際緒懷流。
冥心相向春如寄,以目爲身山可求。
春山與我成三友,對酒如何不勸酬。
酒酣耳熱臨風立,忽從霄羽望霓幬。
親叩太皞蒼帝語,氤氳滿座穆颼颼。
手贈名峯三百六,人天俯仰恣夷猶。
斗南拳石無多地,我生其內我爲儔。
千載誤歸韓姓氏,一杯初醮故巒丘。
嶺外丘巒多靜隱,虛名於世未區區。
春光九十山終古,今人相值速於郵。
無古無今惟一醉,主人能信予言不。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禊事(xì shì):古代在春秋兩季舉行的祭祀活動。
- 靚好(jìng hǎo):美麗,好看。
- 靄黛(ǎi dài):指山間的雲霧和青翠的山色。
- 玄崿(xuán è):深邃的山崖。
- 綺織(qǐ zhī):華麗的織物。
- 練浮(liàn fú):指水面上如練的波紋。
- 氤氳(yīn yūn):形容煙或雲氣濃郁。
- 穆颼颼(mù sōu sōu):形容風聲。
- 夷猶(yí yóu):從容不迫。
翻譯
春天的第三個月開始春遊,正是舉行禊事活動的時候,我們依靠在春洲上。主人熱愛客人,能夠攜帶酒水,許多好友如雲般聚集在鳳凰樓上。主人說登高可以賦詩,指着前面的山,春天的景色盡收眼底。隨意的煙雲都顯得美麗,參差不齊的雲霧和青翠的山色都充滿了芳香。依次觀賞林泉景色,更深入地探索山岩和山谷。青色的藤蔓與翠綠的景色相互交融,深邃的山崖上雲霧繚繞,不自留。無數遙遠的山峯似乎接近水面,白雲孤獨地飄去,碧綠的溪水悠然流淌。晴朗的雲朵和綠草如同華麗的織物,中午對着清澈的水波,波紋如練般浮動。抱着太陽的殘紅依偎在鱷魚漵上,迴旋的風中舞動的燕子追逐着漁船。動靜之間情感流露,高深之處思緒流淌。冥想中,春天似乎是寄來的,用目光去感受山的美好。春山與我成爲三個朋友,面對美酒怎能不互相敬酒。酒酣耳熱,站在風中,忽然從雲霄中望向彩虹般的帳篷。親自向太皞蒼帝祈禱,滿座的煙雲和風聲。手中贈送了三百六十個名峯,人們和天空都從容不迫。斗南的拳石不多,我在其中尋找伴侶。千年誤歸韓姓,一杯酒初次敬獻給故土的山丘。嶺外的山丘多靜隱,虛名在世上並不重要。春光九十,山終古不變,今人與之相遇迅速如郵差。沒有古今之分,只有一醉,主人能相信我的話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與友人共遊山水的愉悅場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和與友人的深厚情誼。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青羅接翠」、「玄崿霏陰」等,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友情的珍視。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人生和歷史的深刻思考,體現了詩人豁達的人生態度和對自然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