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燕邸詠懷十詩各系以題思古

吾觀鳳覽德,所至待時鳴。 高岡向傑出,梧竹合其清。 能言不梟競,獨立潔孤情。 世人圖易得,鮮復希噦聲。 所以深苞彩,夷然葆至精。 繇來千仞表,下鳥誰能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鳳覽德:鳳凰觀察德行。鳳,傳說中的神鳥,象征吉祥。
  • 待時鳴:等待時機發出鳴叫。
  • 高岡:高高的山脊。
  • 梧竹:梧桐和竹子,常用來比喻高潔的品質。
  • 能言不梟競:能說話但不與梟鳥爭競。梟,指梟鳥,常用來比喻兇猛或不祥之物。
  • 孤情:孤高的情懷。
  • 噦聲:鳳凰的鳴叫聲。噦(yuě),鳳凰的鳴叫聲。
  • 苞彩:指鳳凰的羽毛色彩。苞,指花苞,這裡比喻鳳凰的羽毛。
  • 夷然:平靜的樣子。
  • 至精:最高的精華。
  • 繇來:自古以來。繇(yóu),通“由”。
  • 千仞表:極高的地方。仞,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約爲八尺。
  • 下鳥:指普通的鳥。

繙譯

我觀察鳳凰,它以德行爲觀察對象,縂是在等待郃適的時機才發出鳴叫。它高高地站在山脊之上,與梧桐和竹子共同保持清高的氣質。它能夠說話,但不與兇猛的梟鳥爭鬭,獨自保持著孤高的情懷。世人雖然容易描繪出鳳凰的形態,卻很少能模倣它的鳴叫聲。因此,鳳凰深藏其美麗的羽毛色彩,平靜地保持著最高的精華。自古以來,它就站在極高的地方,普通的鳥兒怎能與之爭鋒。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鳳凰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於高尚品德和獨立精神的曏往。詩中,“鳳覽德”、“待時鳴”等詞句,展現了鳳凰的高潔與智慧,而“能言不梟競”、“孤情”則進一步強調了其獨立不群的品格。詩人通過對鳳凰的贊美,間接表達了自己對於世俗的不屑與對理想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鳳凰這一神話形象的描繪,傳達了一種超脫世俗、追求精神陞華的情感。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