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蒹葭采采露爲霜,樓上啼烏伴夜長。 謾道故人工比素,獨憐中婦織流黃。 葳蕤寶帶同心結,宛轉流蘇百和香。 零落空華君不見,封書誰爲寄漁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蒹葭(jiān jiā):蘆葦。
  • 采采:茂盛的樣子。
  • 流黃:黃色的絹。
  • 葳蕤(wēi ruí):形容植物茂盛,也形容文采華麗。
  • 寶帶:華貴的腰帶。
  • 同心結:象徵愛情的結。
  • 宛轉:曲折迴旋的樣子。
  • 流蘇:裝飾物,常用於帳幕或窗簾的邊緣。
  • 百和香:多種香料混合的香。
  • 零落:凋零,散落。
  • 空華:虛幻的美景。
  • 封書:封好的信。
  • 漁陽:地名,今河北省境內。

翻譯

蘆葦茂盛,露水凝結成霜,樓上的烏鴉啼叫,伴我度過漫長的夜晚。 空說故人的情誼如素絹般純潔,我卻獨自憐憫那織黃絹的中年婦女。 華麗的寶帶上繫着象徵愛情的同心結,曲折迴旋的流蘇散發着百和香。 凋零的虛幻美景你看不見,封好的信,誰會爲我寄往漁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寂靜而悽美的夜晚,通過蒹葭、露霜、啼烏等自然景象,營造出一種孤寂和思念的氛圍。詩中「獨憐中婦織流黃」一句,透露出對平凡生活者的同情與關懷。末句「封書誰爲寄漁陽」則表達了深深的無奈和期盼,展現了詩人對遠方故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動人。

崔一鳴

崔一鳴,番禺人。光玉子。事見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五五。 ► 9篇诗文

崔一鳴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