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

明月皎寒夜,徘徊啓南扉。 嚴霜被中野,白露繁沾衣。 淅瀝林中葉,飄颻辭故枝。 仳離自多感,況復歲月違。 瞻望懷所思,明星燦垂幃。 掩袂翻自誤,被褐當誰知。 蘭桂有移植,動搖發危機。 好我亮無斁,攜手同車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jiǎo):明亮。
  • (fēi):門。
  • 嚴霜:濃霜。
  • :覆蓋。
  • 淅瀝(xī lì):形容雨聲或樹葉聲。
  • 飄颻(piāo yáo):飄動。
  • 仳離(pǐ lí):離別。
  • :錯過。
  • 掩袂(yǎn mèi):用袖子遮住臉,表示悲傷。
  • 被褐(pī hè):穿着粗布衣服,指貧賤。
  • 亮無斁(liàng wú yì):確實沒有厭倦。

翻譯

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寒冷的夜晚,我在月光下徘徊,打開了南面的門。濃霜覆蓋着田野,白露沾溼了我的衣裳。林中的葉子發出淅瀝的聲音,飄飄然離開了它們的枝頭。離別自然讓人感慨萬千,更何況歲月已經錯過。我擡頭仰望,心中懷念着所思之人,明亮的星星照耀着垂下的帷幕。我掩面而泣,卻發現自己誤入了歧途,穿着粗布衣服,又有誰會知道我的心情呢?蘭花和桂樹雖然被移植,但它們的搖動也預示着危機。我確實沒有厭倦,願意與你攜手同車歸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寒夜中的孤獨景象,通過月光、嚴霜、白露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淒涼而明亮的氛圍。詩中「淅瀝林中葉,飄颻辭故枝」生動地描繪了秋葉的飄落,象徵着離別和歲月的流逝。後文通過對「掩袂翻自誤,被褐當誰知」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最後,詩人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歸途的嚮往,展現了即使在困境中也不放棄希望的堅韌精神。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深遠,語言簡練而富有韻味。

崔一鳴

崔一鳴,番禺人。光玉子。事見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五五。 ► 9篇诗文

崔一鳴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