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俠客

俠客佩吳鉤,翩翩控紫騮。 揮鞭度遼水,擬斬月支頭。 朔氣三河冷,邊風九月秋。 國仇吾欲雪,非爲覓封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吳鉤:古代吳地製造的一種彎刀,以鋒利著稱。
  • 紫騮:古代一種名貴的馬,毛色紫紅。
  • 揮鞭:揮動馬鞭,表示策馬前行。
  • 度遼水:渡過遼河,泛指遠行。
  • 月支:古代西域國名,這裏泛指敵人。
  • 朔氣:北方的寒氣。
  • 三河:古代指黃河、淮河、洛河,這裏泛指北方地區。
  • 邊風:邊疆的風。
  • 九月秋:指深秋時節。
  • 國仇:國家的仇恨。
  • 覓封侯:尋求封侯的功名。

翻譯

俠客佩戴着鋒利的吳鉤刀,騎着名貴的紫騮馬,行動輕盈。 揮動馬鞭,渡過遼河,決心要斬下敵人的頭顱。 北方的寒氣使得三河地區顯得格外寒冷,邊疆的風在九月的深秋中吹拂。 我想要爲國家報仇,不是爲了尋求封侯的功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俠客英勇報國的形象。詩中,「吳鉤」和「紫騮」象徵着俠客的英勇與高貴,而「揮鞭度遼水,擬斬月支頭」則展現了他的決心和勇氣。後兩句「國仇吾欲雪,非爲覓封侯」更是凸顯了俠客不爲個人名利,只爲國家報仇的崇高情懷。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俠客精神的讚美和對國家忠誠的崇敬。

崔一鳴

崔一鳴,番禺人。光玉子。事見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五五。 ► 9篇诗文

崔一鳴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