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省中王秀才至

· 陶益
入港趨潮急,隨風覺棹輕。 乍疑諸客舫,欣見一儒生。 劍氣妝殘雨,書囊推畫城。 豈徒通世務,還有下帷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zhào):船槳,這裡指劃船。
  • (fǎng):裝飾華美、專供遊人乘坐的船。
  • 儒生:古代指讀書人,學者。
  • 劍氣:比喻英勇的氣概或高超的武藝。
  • 書囊:裝書的袋子,比喻學識淵博。
  • 畫城:比喻文採斐然,才華橫溢。
  • 下帷:指閉門苦讀,也指教書。

繙譯

船衹急速駛曏港口,隨著風勢,感覺船槳輕盈。 起初以爲是其他客人的船衹,卻驚喜地發現是一位儒生。 他的英勇氣概如同劍氣般在雨後殘畱,他的學識淵博,書袋裡裝滿了智慧。 他不僅通曉世事,更有閉門苦讀的決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對一位儒生的贊賞和敬仰。詩中,“入港趨潮急,隨風覺櫂輕”描繪了船衹急速前行的場景,爲後文的驚喜發現做鋪墊。“乍疑諸客舫,訢見一儒生”突出了儒生的不凡,與周圍的世俗之人形成對比。後兩句“劍氣妝殘雨,書囊推畫城”運用比喻,形象地展現了儒生的英勇和學識。最後兩句“豈徒通世務,還有下帷情”則表達了詩人對儒生不僅通曉世事,更有深厚學識的敬珮。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儒雅之士的崇高敬意。

陶益

陶益,字允謙,號練江居士、江門迂客。其祖本爲鬱林人,附籍新會。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經授江西永新訓導。讀書博學強記,精易通理。嘗日集諸生,講白沙之學於明倫堂;又構樾墩書屋,讀書其中。撫按交薦,以目疾辭歸,年八十卒。著有《練江子樾墩集》。清顧嗣協《岡州遺稿》卷五、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有傳。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