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陵行
樓船載國沉海水,金槌晝入三泉裏。
空中玉馬不聞嘶,日落寢園秋色起。
魚燈夜滅隨戶開,弓劍已出空幽臺。
髡胡暗識寶氣盡,六陵松柏悲風來。
玉顱深注駝酥酒,誤比戎王月支首。
百年帝魄泣穹廬,醉骨飲冤愁不朽。
幸逢中國真龍飛,一函雨露江南歸。
環佩重遊故山月,冬青樹死遺民非。
千秋誰解錮南山,世運興亡覆掌間。
起輦谷前馬蹄散,白草無人澆麥飯。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穆陵:指宋徽宗趙佶的陵墓。
- 樓船:古代的大型戰船。
- 金槌:金屬製的大錘。
- 三泉:指深達三層的泉水,比喻極深的地方。
- 玉馬:指墓中的玉製馬匹,象徵皇家墓葬的奢華。
- 髡胡:指蒙古人。
- 玉顱:指皇帝的頭骨。
- 駝酥酒:一種用駝奶製成的酒。
- 戎王:指外族的君王。
- 月支首:指月氏族的首領。
- 穹廬:指蒙古包,這裏指蒙古人的居住地。
- 醉骨:指醉酒後的人,這裏比喻皇帝的遺骨。
- 起輦谷:指皇帝的陵墓。
- 白草:指枯萎的草。
翻譯
樓船載着國家沉入海水中,金槌在白天深入三層泉水之地。 空中玉馬無聲,日落時分,陵墓的秋色升起。 魚燈在夜晚熄滅,隨着門戶開啓,弓劍已從空曠的幽臺中取出。 蒙古人暗中察覺寶氣已盡,六陵的松柏在悲風中搖曳。 玉製的頭骨深陷於駝酥酒中,錯誤地被比作外族君王的首級。 百年的帝王魂魄在蒙古包中哭泣,醉後的遺骨飲着冤屈,憂愁不朽。 幸好遇到中國的真龍飛翔,一盒雨露帶回江南。 環佩重回故山的月光下,冬青樹已死,遺民已非。 千年誰能解開南山的禁錮,世運的興亡如翻掌之間。 起輦谷前的馬蹄散亂,白草中無人澆灌麥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宋徽宗陵墓的淒涼景象,通過對比昔日皇家的輝煌與今日的荒涼,表達了作者對國家興亡的深切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徵和比喻,如「樓船載國沉海水」象徵國家的衰敗,「玉馬不聞嘶」暗示皇家的榮耀已逝。通過對陵墓的描寫,詩人的哀思與對歷史的反思交織在一起,展現了深厚的歷史感和民族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