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春暮答陳拾遺鄺金吾王中書即次拾遺韻

· 高儼
離家一日即生愁,況復長年在路頭。 鄉夢不通三月雨,客心如感二毛秋。 途窮舊國看芳草,日落青江送急流。 感念密遊多舊好,新詩頻惠莫能酬。
拼音

所属合集

#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拾遺:古代官名,負責糾正皇帝的過失。
  • 金吾:古代官名,負責京城的治安。
  • 中書:古代官名,中書省的官員,負責起草詔令。
  • 二毛秋:指頭髮斑白,比喻年老。
  • 途窮:指旅途的盡頭,比喻處境艱難。
  • 密遊:親密的朋友。
  • 舊好:舊時的朋友或友好關係。

翻譯

離家才一天就開始憂愁,更何況長時間在路上奔波。 家鄉的夢境被三個月的雨水阻隔,客人的心中感受到秋天的蕭瑟,頭髮斑白。 在舊國的旅途盡頭看到芳草,太陽落山時,青江的水流急速。 感慨懷念親密的朋友,他們的新詩頻繁贈予,我卻無法回報。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離家在外的孤獨與憂愁,以及對家鄉和舊友的深切思念。詩中,「鄉夢不通三月雨」一句,巧妙地將雨水與思鄉之情結合,表達了因雨水而無法與家鄉溝通的無奈。而「客心如感二毛秋」則通過比喻,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內心的蒼涼和衰老。結尾的「新詩頻惠莫能酬」更是抒發了對友情的珍視和無力回報的遺憾,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高儼

明末清初廣東新會人,字望公。工詩畫,善草書。明亡後與陳子升、王邦畿有偕隱之約。晚年畫益進,能於月下作畫,朱彝尊甚稱之。有《獨善堂集》。 ► 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