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三眠:蠶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三次休眠,每次休眠後都會蛻皮長大。
- 陌頭:田間的小路旁。
- 箔:養蠶用的竹蓆。
- 三姑:指傳說中的養蠶女神。
- 繰車:古代用來繅絲的機器。
翻譯
東邊的鄰居和西邊的鄰居不再相互往來,晴朗的日子裏,深邃的窗戶外風雨交加。 蠶兒經過三次休眠後開始大量吃葉,田間小路上的桑樹只剩下空空的枝條。 新媳婦守着養蠶的竹蓆,女孩們拿着籃子採桑,頭髮一個月都沒有梳理,因爲實在太忙了。 三姑祭拜之後,今年似乎是個好年景,蠶繭像雲朵一樣密集,早早地就成熟了。 屋檐下的繰車急忙地繅着絲線,又到了夏稅催繳的時候。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農村養蠶的繁忙景象,通過「東家西家罷來往」和「頭髮不梳一月忙」等句,生動地展現了養蠶季節人們忙碌的生活狀態。詩中「三姑祭後今年好,滿簇如雲繭成早」反映了農民對豐收的期盼和對神靈的信仰。結尾的「檐前繰車急作絲,又是夏稅相催時」則揭示了農民在豐收之後仍需面對的稅收壓力,體現了當時社會的現實問題。

高啓
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在文學史上,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爲“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啓曾爲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爲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