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謝二博士進賀冬至表赴京師聽宣諭畢還吳

· 高啓
驛騎雙馳捧綠章,都門逢舊喜洋洋。 小儒方幸瞻天近,遠使初來賀日長。 仗下丹墀晴雪盡,朝回紫陌曉塵香。 承宣歸去難留駐,乞報平安到故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驛騎:古代傳遞公文、信件的馬匹。
  • 綠章:古代用以書寫奏章的綠色紙張。
  • 都門:京城的城門。
  • 小儒:謙稱自己,意爲學識淺薄的人。
  • 瞻天:仰望皇帝,比喻接近皇帝。
  • 遠使:遠道而來的使者。
  • 仗下:皇帝出行時的儀仗隊伍。
  • 丹墀:古代宮殿前的紅色臺階。
  • 朝回:朝見皇帝后返回。
  • 紫陌:帝都的道路。
  • 承宣:接受命令。
  • 乞報:請求報告。

翻譯

兩位博士騎着馬,雙雙捧着綠色的奏章,在京城的城門遇到了老朋友,喜氣洋洋。我這個學識淺薄的人有幸接近天子,遠道而來的使者初次來此祝賀冬至日長。皇帝的儀仗隊伍在晴朗的雪後丹墀下散去,朝見皇帝后返回帝都的道路上,早晨的塵土帶着香氣。接受了命令回去難以停留,請求報告平安的消息到故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兩位博士進京祝賀冬至的場景,通過驛騎、綠章、都門等意象展現了古代朝廷的莊重與喜慶。詩中「小儒方幸瞻天近」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能夠接近皇帝的榮幸,也透露出對遠使來賀的敬意。後兩句通過對仗下丹墀和朝回紫陌的描寫,進一步以晴雪、曉塵等自然景象烘托出朝會的莊嚴與帝都的繁華。結尾的「承宣歸去難留駐,乞報平安到故鄉」則流露出對故鄉的思念與對平安的期盼。

高啓

高啓

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在文學史上,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爲“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啓曾爲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爲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