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巖雜詠

· 區益
靈巒隱隱背城開,覽勝何勞慕九陔。 溪是武陵看進艇,花疑少室故停杯。 吹簫應使鸞鳳下,解佩深期猿鶴來。 良會有時難屢得,碧山欲暮更徘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九陔(gāi):指九天,天空的最高處。
  • 武陵:指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武陵漁人,這裏比喻溪流美景如桃花源。
  • 少室:指嵩山的少室山,這裏比喻花的美景。
  • 解佩:解下佩帶的飾物,古人常以此表示離別或贈送。
  • 猿鶴:比喻隱逸之士。

翻譯

靈秀的山巒隱約背對着城池展開,觀賞勝景無需嚮往九天之高。溪流美景如同武陵漁人所見的桃花源,讓人想要乘船探尋;花的美景疑似嵩山少室山,讓人停杯留連。吹簫之聲應能引得鸞鳳飛下,解下佩飾深切期待隱逸之士的到來。美好的相聚有時難以頻繁得到,碧綠的山色將暮,讓人更加徘徊不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山水間的隱逸圖景,通過「靈巒」、「溪是武陵」、「花疑少室」等意象,展現了自然景色的幽美與超脫塵世的意境。詩中「吹簫應使鸞鳳下,解佩深期猿鶴來」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知音難尋的感慨。結尾「良會有時難屢得,碧山欲暮更徘徊」則抒發了對美好時光流逝的無奈與留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自由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區益

明廣東高明人,字叔謙。少聰穎,博覽羣籍。嘉靖十九年舉人,授都昌縣知縣。能恤民禮士,約束吏胥嚴而失使者歡。改知泰順。募士擊倭寇取勝,以功遷慶遠府同知,補溫州府。後因忤當道,歸。有《阮溪草堂集》。 ► 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