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湖南李直夫憲使

君去湖南我上京,思君欲見又蕪城。 滄波留月能歸海,江雁拖雲不到衡。 一代豪華誰遠識,百年驚畏護靈名。 好來不作男兒事,有水可漁山可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湖南:中國的一個省份,位於長江中游。
  • 上京:指前往京城,即元朝的都城大都(今北京)。
  • 蕪城:荒蕪的城市,這裏可能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 滄波:泛指大海。
  • 江雁:指江上的雁,常用來比喻書信或消息。
  • :指衡山,位於湖南省,是中國五嶽之一。
  • 豪華:指富貴榮華。
  • 遠識:遠見卓識。
  • 驚畏:驚恐和畏懼。
  • 靈名:美好的名聲。
  • 男兒事:指男子漢的事業或抱負。

翻譯

你前往湖南,我則上京,思念你卻難以相見,我所在之地已荒蕪。 大海中的月光能隨波歸去,江上的雁兒卻無法帶信到衡山。 在這個繁華的時代,誰能擁有遠見卓識? 一生中的驚恐和畏懼,都是爲了保護那美好的名聲。 來吧,不要只做那些男兒的事業,這裏有水可以捕魚,有山可以耕種。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以及對人生境遇的感慨。詩中,「滄波留月能歸海,江雁拖雲不到衡」巧妙地運用自然景象,比喻了作者與友人之間的距離和無法傳達的思念。後兩句則反映了作者對世俗繁華的淡漠和對簡樸生活的嚮往,體現了元明善超脫世俗、追求心靈自由的情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高遠的志向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

元明善

元大名清河人,字復初。諸經皆有師法,尤深於《春秋》。早年遊吳中,以薦爲安豐、建康兩學正。闢掾行樞密院,僉院事董士選待之若賓左。仁宗即位,升翰林直學士。詔以蒙古文節譯《尚書》有關政要者。延祐二年,始會試天下進士,首充考試官;廷試,又爲讀卷官。所取士後多爲名臣。累官翰林學士,卒諡文敏。早歲以文章自豪,出入秦、漢間,晚益精詣。有《清河集》 ► 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