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危虛室過居庸

一山萬里限中原,神鑿居庸百二川。 峯勢陡回愁障日,地形高出欲捫天。 風沙漠漠龍庭遠,雲物沈沈鳥道穿。 眼底興亡誰解寫,石琴秋水學冰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腳和用韻次序作詩。
  • 危虛室:詩人的朋友或同僚,具體身份不詳。
  • 居庸:即居庸關,位於今北京市昌平區西北部,是長城的重要關口。
  • 百二川:形容河流衆多,源自《史記·高祖本紀》中的「百二山河」。
  • 峯勢陡回:山峯陡峭,形狀曲折。
  • 愁障日:形容山峯高聳,似乎能遮擋住太陽,給人以壓抑感。
  • 捫天:觸摸天空,形容地勢極高。
  • 風沙漠漠:風沙彌漫,景象荒涼。
  • 龍庭:古代匈奴等遊牧民族的朝廷,這裏指邊疆的荒涼之地。
  • 雲物沈沈:雲霧厚重,景象昏暗。
  • 鳥道穿:只有鳥兒能飛過的路徑,形容地勢險峻。
  • 眼底興亡:眼前所見的歷史變遷。
  • 石琴:用石頭製成的琴。
  • 冰弦:形容琴絃冷硬,這裏比喻石琴的聲音。

翻譯

一座山脈橫亙萬里,將中原與外界隔絕,居庸關如同神工鬼斧,鑿開了百川。山峯陡峭曲折,彷彿要遮擋住太陽,地勢高聳,似乎伸手就能觸摸到天空。風沙彌漫,邊疆的龍庭顯得遙遠,雲霧厚重,只有鳥兒能穿越的險峻路徑。眼前的歷史興亡誰能真正描繪?石制的琴在秋水中學習冰冷的絃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居庸關的險峻地勢和邊疆的荒涼景象,通過「峯勢陡回愁障日」、「地形高出欲捫天」等句,生動表現了山勢的雄偉與高峻。詩中「風沙漠漠龍庭遠」和「雲物沈沈鳥道穿」進一步以荒涼的邊疆景象,抒發了對歷史興亡的感慨。結尾的「石琴秋水學冰弦」則以一種超脫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深沉思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元明善對邊疆風光和歷史滄桑的深刻感悟。

元明善

元大名清河人,字復初。諸經皆有師法,尤深於《春秋》。早年遊吳中,以薦爲安豐、建康兩學正。闢掾行樞密院,僉院事董士選待之若賓左。仁宗即位,升翰林直學士。詔以蒙古文節譯《尚書》有關政要者。延祐二年,始會試天下進士,首充考試官;廷試,又爲讀卷官。所取士後多爲名臣。累官翰林學士,卒諡文敏。早歲以文章自豪,出入秦、漢間,晚益精詣。有《清河集》 ► 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