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直夫

岳雲低接使君舟,湘水無波桂樹稠。 井冽自涵千古月,弦清誰寫一簾秋。 青楓路暗空多夢,白雁天遙不見愁。 聞說匡廬當稅駕,策勳殊未到滄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岳雲:山嶽間的雲霧。
  • 使君:古代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 湘水:湘江,湖南省最大的河流。
  • 桂樹稠:桂樹茂密。
  • 井冽:井水清澈。
  • 弦清:指琴聲清脆。
  • 一簾秋:形容秋天的景色,如簾幕般展開。
  • 青楓路暗:青色的楓葉使道路顯得幽暗。
  • 白雁天遙:白色的雁羣在天空中顯得遙遠。
  • 匡廬: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
  • 稅駕:停車,指停留休息。
  • 策勳:記錄功勳。
  • 滄洲:指遙遠的海邊或江湖之地,常用來比喻隱居的地方。

翻譯

山嶽間的雲霧低低地環繞着使君的舟船,湘江的水面平靜無波,兩岸桂樹茂密。井水清澈,自古以來便映照着千古明月,而那清脆的琴聲,又有誰能描繪出這簾幕般的秋色呢?青色的楓葉使道路顯得幽暗,空蕩的夢境中充滿了幻想;白色的雁羣在天空中顯得遙遠,卻不見愁緒。聽說在廬山將會停留休息,但記錄功勳的地方還未到達那遙遠的海邊。

賞析

這首作品以岳雲、湘水、桂樹等自然景象爲背景,描繪了一幅寧靜而深遠的秋日畫卷。詩中「井冽自涵千古月,弦清誰寫一簾秋」巧妙地將清澈的井水和千古明月、清脆的琴聲與秋天的景色相結合,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末句「策勳殊未到滄洲」則透露出對功名未就的遺憾,以及對未來隱居生活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元明善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元明善

元大名清河人,字復初。諸經皆有師法,尤深於《春秋》。早年遊吳中,以薦爲安豐、建康兩學正。闢掾行樞密院,僉院事董士選待之若賓左。仁宗即位,升翰林直學士。詔以蒙古文節譯《尚書》有關政要者。延祐二年,始會試天下進士,首充考試官;廷試,又爲讀卷官。所取士後多爲名臣。累官翰林學士,卒諡文敏。早歲以文章自豪,出入秦、漢間,晚益精詣。有《清河集》 ► 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