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倚天:靠着天,形容極高。
- 三尺:這裏代指劍的長度,形容雙劍峯挺拔突出。
- 火雲:夏日熾熱的雲。
翻譯
高聳倚天的雙劍峯從古至今靜靜地矗立着,它比周圍的羣山都高出三尺。如果熾熱的火雲都能將它燒得動,那才應該把它化作農具佈滿人間。
賞析
這首詩以奇特想象描繪廬山雙劍峯。開篇「倚天雙劍古今閒」,「倚天」凸顯雙劍峯雄偉高峻,「古今閒」營造出一種悠然寧靜、久經歲月而不變的氛圍。「三尺高於四面山」進一步強調雙劍峯的高聳。後兩句筆鋒一轉,突發奇想「若使火雲燒得動,始應農器滿人間」 ,展現了詩人深切的濟世情懷。雙劍峯如此高峻難動,若它能被火雲燒動化爲農具,便可造福人間百姓 ,反映出當時農業生產艱苦的社會現實以及詩人對百姓生活的關懷,賦予了詩歌深厚的思想內涵。
來鵬
來鵬以詩思清麗著稱,於乾符年間受知於韋岫,後來入蜀,最後卒於蜀中。《江西通志》卷六十六引《人物志》云:「來鵬,南昌人,詩思清麗。嘗游楚,寒食有詩曰:『分明記得還家夢,徐孺宅前湖水東。』當時誦為佳句。韋尚書宙觀察江西,甚重之。」又引《南昌耆舊記》云:「來鵠,南昌人,鵬之昆弟也。為文師韓、柳,有詩才。咸通進士,聲籍甚。嘗觀穆宗實錄,稱帝設史官,執筆廷中,日書起居,注號《聖政記》,鵠作頌以寓規勸。著有《來公集》一卷。」最後在按語中特別指出:「鵬與鵠明屬兩人,《全唐詩》『鵠一作鵬』者,訛。」
► 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