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辭白頭吟二首
錦水東北流,波盪雙鴛鴦。雄巢漢宮樹,雌弄秦草芳。
寧同萬死碎綺翼,不忍雲間兩分張。此時阿嬌正嬌妒,獨坐長門愁日暮。
但願君恩顧妾深,豈惜黃金買詞賦。相如作賦得黃金,丈夫好新多異心。
一朝將聘茂陵女,文君因贈白頭吟。東流不作西歸水,落花辭條歸故林。
兔絲固無情,隨風任顛倒。誰使女蘿枝,而來強縈抱。
兩草猶一心,人心不如草。莫卷龍鬚席,從他生網絲。
且留琥珀枕,或有夢來時。覆水再收豈滿杯,棄妾已去難重回。
古來得意不相負,祇今惟見青陵臺。
拼音
所属合集
名句
譯文
錦江之水潺潺流向遠方,水波盪漾,一對鴛鴦在水波盪漾處快樂相伴。它們雖然來自不同的地方,一個家在長安,一個家在芳草迷漫處,但彼此心心相許,寧願共死也不忍分離。此時阿嬌失寵了,長門宮前無限淒涼,她常常愁苦地獨坐到天黑。但願漢武帝還能夠顧念往日的恩情,爲了這,又豈會顧惜黃金不讓司馬相如爲自己作賦呢?相如作賦得到了黃金,就喜新厭舊,對卓文君懷有異心了。他要聘茂陵一女子爲妾,卓文君十分傷心,作《白頭吟》以相贈。從來沒有見過東流之水返回西去的,凋零落敗的花朵也會重返故林。菟絲本就無情,任風傾倒,但菟絲緊緊地纏在女蘿上,與它縈抱在一起。自然界的兩草尚且如此,人心卻不如草那樣執著堅定。不要把龍鬚席子捲起來,任它落滿灰塵,生滿蛛網。暫且留着琥珀枕頭,或許彼此還會有相夢的時候。覆水難收,棄妾難以重回。自古以來,至死不相負的愛情,只有青陵臺的韓憑及其妻子何氏。
注釋
錦水:即錦江,在今四川成都南。
漢:指長安一帶。
綺翼:鴛鴦美麗的翅膀。
分張:分離。
阿嬌:指漢武帝陳皇后。陳皇后失寵,退居長門宮,愁悶悲思,請司馬相如作了一首《長門賦》,以表自己的悲傷之情。
東流不作西歸水:用“不見東流水,何時復歸西”的語意。
歸故林:重返故林。
兔絲:即菟絲,一種寄生植物,莖細如絲,寄生纏繞在其他植物上。
女蘿:菟絲有時纏在女蘿上,比喻男女的愛情。
龍鬚席:用龍鬚草編織的席子。從他生網絲:任它生蛛網。青陵臺:戰國時宋康王所築造。在今河南商丘。康王的舍人韓憑的妻子何氏長得貌美出衆,被康王所奪,夫妻二人先後自殺。康王非常憤怒,把他們分開埋葬,後來兩人的墳上長出連理枝,根交於下,枝錯於上,人稱相思樹。樹上有鴛鴦一對,交頸悲鳴,聲音感人。
賞析
《白頭吟》,傳說最初爲卓文君所作。司馬相如要娶茂陵的女子爲妾,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絕,相如才停止納茂陵女爲妾。李白在這首詩裏借女子的失寵來抒發自己不得志的無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錦水:指成都的錦江。
- 鴛鴦:一種水鳥,常用來比喻恩愛夫妻。
- 綺翼:美麗的翅膀。
- 阿嬌:漢武帝的皇後,以嫉妒著稱。
- 長門:阿嬌被廢後的居所。
- 相如:司馬相如,西漢著名文學家。
- 茂陵女:指司馬相如欲娶的女子。
- 文君:卓文君,司馬相如的妻子。
- 兔絲:一種寄生植物。
- 女蘿:一種蔓生植物。
- 龍須蓆:用龍須草編織的蓆子。
- 琥珀枕:用琥珀制成的枕頭。
- 青陵台:傳說中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墓地。
繙譯
錦江曏東北流淌,波光中蕩漾著一對鴛鴦。雄鳥在漢宮的樹上築巢,雌鳥在秦地的芳草中嬉戯。 甯願一起死去,破碎美麗的翅膀,也不願在雲間分離。此時,阿嬌正嫉妒,獨自坐在長門宮中,愁思隨著日暮加深。 衹願君王深愛我,不惜黃金購買詞賦。相如因作賦得到黃金,但丈夫喜新厭舊,心意多變。 一旦他打算迎娶茂陵的女子,文君便贈他《白頭吟》。東流的水不會西歸,落花離開枝條,廻歸故林。 兔絲本無情感,隨風任意飄搖。是誰讓女蘿的枝條,來強行纏繞。 兩草尚且一心,人心卻不如草。不要卷起龍須蓆,任由它生出網絲。 暫且畱下琥珀枕,或許還有夢來的時刻。潑出的水再收廻,豈能滿盃,被棄的妾身已去,難以重廻。 自古以來,得意之人不相負,如今衹見到青陵台。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表達了女子對愛情的堅貞和對變心的丈夫的哀怨。詩中,“錦水”、“鴛鴦”等自然景物與“阿嬌”、“相如”等歷史人物交織,展現了女子的深情與無奈。通過對比“兩草猶一心,人心不如草”,深刻揭示了人心的易變。結尾的“青陵台”則是對忠貞不渝愛情的最後寄托,表達了女子對真摯愛情的渴望和對現實的無情批判。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