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諷六首(其六)

· 李賀
蝶飛紅粉臺,柳掃吹笙道。 十日懸戶庭,九秋無衰草。 調歌送風轉,杯池白魚小。 水宴截香腴,菱科映青罩。 䒠蒙梨花滿,春昏弄長嘯。 唯愁苦花落,不悟世衰到。 撫舊唯銷魂,南山坐悲峭。
拼音

注釋

衰草:一作“素草”。 蒙:一作“茸”。 長嘯:一作“長笑”。 悲峭:一作“悲嘯”。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紅粉臺:塗有紅粉的高臺,這裏可理解爲華麗之地。
  • 九秋:深秋,秋天的晚期。
  • 䒠蒙(yōu méng):草木茂盛的樣子。
  • 不悟:沒有意識到。
  • 撫舊:回憶往昔。
  • 銷魂:形容極度的愁苦傷神。

翻譯

蝴蝶在那華麗的高臺周圍翩翩飛舞,柳枝輕拂着那傳出笙樂的道路。家中的東西十多日懸在門庭顯眼處,直到深秋也不見衰黃的草兒。歌聲隨着清風流轉,小池裏白色的魚兒體型也很小。水上的宴席擺滿了香美豐腴的食物,菱角葉映襯着青色的竹罩。繁花盛開的梨樹一片繁茂,春日黃昏裏有人在肆意地長嘯。只知道憂愁花兒凋落,卻不能意識到世道衰敗的來臨。回憶往昔只剩下滿心的愁苦傷神,獨自對着南山徒然悲傷山勢的陡峭。

賞析

這首詩營造出一種奇幻而又帶着哀愁的意境。開篇描繪了華麗環境中的美好場景,蝶舞、柳拂、笙樂,透露着富貴華麗之感。「十日懸戶庭,九秋無衰草」給人一種時間凝固、事物背離常理的奇特感覺,增添了詩作的虛幻色彩 。「調歌送風轉」等幾句從聽覺與視覺角度,寫出宴會上的情景,充滿生活氣息。「䒠蒙梨花滿,春昏弄長嘯」描繪出春天繁茂中略帶肆意放縱的氛圍,有一種喧囂熱鬧之感。然而,轉折於「唯愁苦花落,不悟世衰到」,揭示出衆人只知爲花謝而愁,卻沒察覺世道的衰微。最後「撫舊唯銷魂,南山坐悲峭」則直抒胸臆,詩人由對往昔的回憶陷入悲傷,面對南山引發對世事命運的深沉感慨。整首詩將美好景象與潛在的衰亡之感相融合,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無常、繁華易逝以及人生悲涼的深刻體悟 。

李賀

李賀

李賀,唐代著名詩人,漢族,河南福昌人。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祖籍隴西,生於福昌縣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一生愁苦多病,僅做過3年從九品微官奉禮郎,因病27歲卒。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重要人物。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