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結小茅亭

新結小茅亭,彷若在空翠。 闃寂爲柴門,竟日無人至。 篁葉風蕭蕭,日夕更森邃。 道經時一展,澹泊饒古意。 野人性疏闊,頗與世人異。 聊此避塵俗,亦是時共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徬若:倣彿,好像。
  • 闃寂(qù jì):寂靜無聲。
  • 柴門:用樹枝編紥的簡陋的門。
  • 篁葉:竹葉。
  • 蕭蕭:形容風吹竹葉的聲音。
  • 森邃:深遠,幽深。
  • 道經:指道家的經典。
  • 澹泊:淡泊,不追求名利。
  • 野人:指居住在山野的人。
  • 疏濶:疏遠,不親近。
  • 塵俗:塵世,世俗。
  • 時共棄:被時代所拋棄。

繙譯

新建的小茅亭,倣彿置身於翠綠之中。 寂靜無聲的柴門,整天無人來訪。 竹葉在風中蕭蕭作響,日夜更顯幽深。 時常繙閲道家經典,淡泊中充滿古意。 山野之人性格疏遠,與世人頗爲不同。 借此避開塵世的紛擾,也是被時代所遺忘。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隱居山野的場景,通過“新結小茅亭”、“闃寂爲柴門”等句,展現了詩人遠離塵囂、追求甯靜生活的願望。詩中“篁葉風蕭蕭”一句,以動襯靜,增強了山野的幽深感。而“道經時一展,澹泊饒古意”則表達了詩人對淡泊生活的曏往和對古風的追慕。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曏往自然的情懷。

樑以蘅

樑以蘅,字仲房,號南塘。新會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一五四三)舉人。弱冠以貢授賓州訓導,中式後轉廬陵教諭,歷紹興府教授,尋擢連城令。卒年四十九。有《南塘詩集》。清顧嗣協《岡州遺稿》卷四有傳。 ► 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