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同陳愈章羅敦亮黎縝之蘇考甫羅友國趙丕顯丕振過李伯襄芙蕖館賞菊
懶與時芳作並妍,西風籬落意蕭然。
非緣屈子歌騷後,誰伴陶潛到酒邊。
消瘦但宜秋色好,餐英唯美晚香傳。
相逢拚着高陽醉,白雪誰操郢上篇。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時芳:應時的花卉。
- 籬落:籬笆。
- 屈子:指屈原(qū yuán),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
- 騷:《離騷》,屈原的代表作,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
- 陶潛:即陶淵明,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
- 餐英:指以花爲食,後用以指雅人的高致。
- 拚(pàn):捨棄,不顧惜。
- 高陽:指高陽酒徒,秦末年代,謀士酈食其去追隨劉邦時對自己的稱呼。後用以指嗜酒而放蕩不羈的人。
- 郢上篇:指《陽春白雪》,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後以泛指高雅的樂曲或詩文。郢(yǐng),古代中國楚國的都城。
翻譯
不想與應時的花卉一同爭豔,在西風吹拂的籬笆邊,心中充滿了淒涼之感。 若不是因爲屈原在歌唱《離騷》之後,又有誰能陪伴陶潛一同飲酒到醉呢? 身體消瘦倒也適合這美好的秋色,品嚐秋菊也唯有這晚來的香氣得以流傳。 今日相逢,索性就像高陽酒徒那般盡情沉醉,又有誰能創作出如《陽春白雪》般的高雅詩文呢?
賞析
這首詩以初冬賞菊爲背景,抒發了詩人的情感。詩的開頭,通過「懶與時芳作並妍,西風籬落意蕭然」,表現出菊花不同於時花的獨立品格,以及在西風中所蘊含的蕭瑟意境。接下來,「非緣屈子歌騷後,誰伴陶潛到酒邊」,借用屈原和陶潛的典故,強調了菊花所象徵的高潔與隱逸的精神,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對這種精神的追求。「消瘦但宜秋色好,餐英唯美晚香傳」,則描繪了菊花在秋色中的獨特之美,以及其晚來的香氣,進一步烘托出菊花的品質。最後,「相逢拚着高陽醉,白雪誰操郢上篇」,表達了詩人在與友人相聚時的豪放之情,同時也流露出對高雅文學藝術的嚮往。整首詩意境蒼涼而高遠,用典自然,語言簡練,將初冬賞菊的情景與詩人的情感緊密結合,體現了詩人對菊花的讚美以及對人生的思考。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
歐必元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 其七 山 》 —— [ 唐 ] 崔致遠
- 《 大定三年十月祫享囘鑾采茨導引曲皆用應鍾宫 》 —— [ 金 ] 無名氏
- 《 重過端上人庵不遇 》 —— [ 明 ] 張嗣垣
- 《 初冬過訶林寺淨隱禪房 》 —— [ 明 ] 樑紹曾
- 《 十月虜警書事三首 》 —— [ 明 ] 歐大任
- 《 初冬偶成 》 —— [ 宋 ] 張耒
- 《 子虡當以十月離淝上喜而有作 》 —— [ 宋 ] 陸游
- 《 十月初度都下值防虜甚急感懷寄諸弟五首 》 —— [ 明 ] 歐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