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南來

· 劉僑
南來天馬勢巃嵷,振鬣長呼向碧空。 稟氣靈淵誇躡景,受精皎月擬飛鴻。 雄姿壯志閒天廄,歷塊追風騁海東。 神駿豈宜長伏櫪,珂鳴常旁紫薇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巃嵷(lóng sǒng):山勢高峻的樣子。
  • (liè):馬、獅子等頸上的長毛。
  • 稟氣:天賦的氣性。
  • 靈淵:深淵,古人認爲深淵中蘊含着靈氣。
  • 躡景:追趕日影,形容速度極快。
  • 皎月:明亮的月亮。
  • 飛鴻:飛行着的鴻雁。
  • 天廄:皇家養馬的地方。
  • 歷塊:形容馬行之速。
  • 追風:形容馬奔跑的速度很快。
  • (chěng):奔跑。
  • 伏櫪:馬伏在槽上,指受人馴養。
  • (kē):馬籠頭的裝飾。

翻譯

天馬從南方奔來,氣勢高峻雄偉,抖動着頸上的長毛,向着碧藍的天空長聲嘶叫。它天賦靈氣,自深淵而來,速度快得能追趕日影,它接受了皎潔月光的孕育,好似飛行的鴻雁。它雄姿勃勃,壯志凌雲,在皇家馬廄裏也是出類拔萃,以風馳電掣般的速度馳騁在東海之濱。這樣的神駿怎麼能長久地伏在馬槽上呢?它馬籠頭的裝飾鳴響時,常常是在紫微星座旁(暗指在帝王身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天馬的雄偉姿態和非凡氣質。詩的開頭通過「南來天馬勢巃嵷,振鬣長呼向碧空」,展現了天馬的高峻氣勢和不羈精神。接下來,「稟氣靈淵誇躡景,受精皎月擬飛鴻」,強調了天馬的靈性和速度,賦予了它神祕而高貴的特質。「雄姿壯志閒天廄,歷塊追風騁海東」進一步描述了天馬的雄壯和奔放,即使在皇家馬廄中,也難掩其卓越風采,且能在東海之濱盡情馳騁。最後,「神駿豈宜長伏櫪,珂鳴常旁紫薇中」則表達了詩人對天馬不應被埋沒,而應在帝王身旁展現其價值的期望。整首詩運用了豐富的想象和生動的描寫,將天馬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同時也寄託了詩人對傑出人才能夠得到重用的渴望。

劉僑

明湖廣麻城人,字東鄉。世襲錦衣職,授北鎮撫司副使。天啓五年,因不願陷汪文言忤魏忠賢,削籍歸。崇禎初起用,受命緝六部與各省事,以言耳目難信,忤旨謫戍。在蘄黃曾投張獻忠,爲錦衣指揮使,旋又逃去。南明弘光朝,賄馬士英,得復官。 ► 8篇诗文

劉僑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