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淫雨浹二旬感賦

擁褐西窗聽雨眠,客稀門徑簇苔錢。 蕭蕭聲咽淋鈴曲,黯黯寒侵禁火天。 巢落香泥愁乳燕,花垂紅淚惱啼鵑。 何人江閤開簾坐? 收盡平蕪萬頃煙。
拼音 朗读

所属合集

#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仲春:春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二月。
  • 浹二旬:連續二十天。浹,遍及,此處指連續。
  • 擁褐:穿着粗布衣服。
  • 西窗:西邊的窗戶。
  • 門徑:門前的小路。
  • 簇苔錢:長滿了苔蘚,形似銅錢。
  • 蕭蕭:形容雨聲。
  • 聲咽:聲音低沉、哽咽。
  • 淋鈴曲:古代一種悲傷的曲調。
  • 黯黯:昏暗的樣子。
  • 禁火天:指寒食節,這天禁止生火,只能吃冷食。
  • 巢落香泥:燕子用泥土築巢,因雨而落。
  • 乳燕:小燕子。
  • 紅淚:指雨滴,比喻爲花上的淚珠。
  • 啼鵑:杜鵑鳥的啼叫。
  • 江閤:江邊的樓閣。
  • 平蕪:平坦的草地。
  • 萬頃煙:形容江面上的煙霧。

翻譯

穿着粗布衣服,我在西窗下聽着雨聲入眠,門前的小路上長滿了苔蘚。雨聲低沉,像是悲傷的淋鈴曲,寒氣侵入,正是寒食節的天。燕子的巢因雨而落,小燕子因此憂愁,花兒垂下,雨滴像是它們的淚珠,惹惱了啼叫的杜鵑。有誰在江邊的樓閣中拉開簾子坐着呢?他正欣賞着平坦草地上萬頃的煙霧。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仲春時節連續二十天的陰雨景象,通過細膩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與憂愁。詩中「擁褐西窗聽雨眠」一句,既展現了詩人的生活狀態,又透露出一種閒適中的無奈。後文通過對雨聲、寒氣、燕子、花兒等自然元素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這種憂愁的氛圍。結尾處的「江閤開簾坐」與「收盡平蕪萬頃煙」則形成了一種超脫的意境,彷彿詩人正試圖從這連綿的雨中尋找一絲慰藉。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