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九年夏五月不雨廣信郡太守番禺彭公推府靈臺李公率所屬及父老民人禱於羣祠祝詞甫畢甘雨隨至三日之間四
桑麻精禱思冥冥,一片丹衷徹帝聽。
巖瀑高懸河漢白,山田深沒水雲青。
芸窗浥潤通書帙,燕寢生涼透石屏。
瞻仰昊天覃化育,羽人請誦玉皇經。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洪武:明太祖朱元璋的年號。
- 廣信郡:古代地名,今江西省上饒市一帶。
- 太守:古代官職,相當於現在的市長。
- 番禺:地名,今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
- 彭公、李公:人名,具體身份爲廣信郡太守和推府靈臺。
- 羣祠:多個祠堂,指多個神廟。
- 祝詞:祈禱時所說的話。
- 甫畢:剛剛結束。
- 甘雨:及時的雨。
- 沾足:充分滋潤。
- 精禱:虔誠的祈禱。
- 冥冥:深遠,不可知。
- 丹衷:赤誠的心。
- 河漢:銀河。
- 芸窗:書房的窗戶。
- 浥潤:溼潤。
- 書帙:書籍。
- 燕寢:安寢,指休息的地方。
- 石屏:石制的屏風。
- 昊天:蒼天。
- 覃化育:廣泛地滋養萬物。
- 羽人:道士。
- 玉皇經:道教經典。
翻譯
在洪武十九年夏五月的某一天,天空久未降雨,廣信郡的太守彭公和推府靈臺李公帶領下屬及百姓,在多個祠堂中祈禱。祈禱的話剛一說完,甘霖便隨之而來,連續三天,四周的田野都得到了充分的滋潤。詩人鄭真爲此賦詩表達喜悅之情,以此展現兩位公爵的精誠所至。
詩中描述了虔誠祈禱的深遠意境,一片赤誠之心直達天聽。高懸的巖瀑如同銀河般潔白,深陷的山田被水雲覆蓋成青色。書房的窗戶透着溼潤,書籍也因此受益;休息的地方透出涼意,石屏也顯得更加清爽。仰望蒼天,感激其廣泛地滋養萬物,道士們請求誦讀玉皇經以示敬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久旱逢甘霖的喜悅場景,通過細膩的自然景象描寫,展現了人們對天降甘霖的感激之情。詩中「桑麻精禱思冥冥」一句,既表達了人們虔誠的祈禱,又暗示了祈禱的深遠效果。後文通過「巖瀑高懸河漢白」等句,以壯麗的自然景象象徵天意的迴應,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願景。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文人對自然與信仰的深刻理解和表達。
鄭真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楊柳枝 · 詞二首 》 —— [ 宋 ] 賀鑄
- 《 聞進士販茶 》 —— [ 宋 ] 梅堯臣
- 《 五月調兵赴綏陽 》 —— [ 元 ] 黃鎮成
- 《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夢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見成絶句三十八首 其十六 》 —— [ 明 ] 黃淮
- 《 己酉夏五月海幢抽並頭蘭兩枝適澹歸西堂至自丹霞有詩亦引其意作二律即以誌喜 》 —— [ 明 ] 釋今無
- 《 至齊五月兩院獄空喜而成詠 》 —— [ 宋 ] 祖無擇
- 《 建隆以來祀享太廟十六首 其十四 亞獻用《正安》 》 —— [ 宋 ] 郊廟朝會歌辭
- 《 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於使君林取大蓮葉盛酒以簪刺葉令與柄通屈莖輪囷如象鼻焉傳吸之名碧筒杯故坡詩云 》 —— [ 元 ] 陸文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