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玉山汪生起復入國監端明學士狀元拱辰公之後也生號冰玉堂就題

· 鄭真
溪山冰玉產魁儒,法從恩承祕殿除。 雲匣凝香猶有笏,牙籤插架尚多書。 照人清氣寒仍冽,滿眼晴峯畫不如。 文獻百年論嗣續,從今魯寶識璠璵。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起復:古代官員因父母喪守制尚未滿期而應召任職。
  • 國監:國子監,古代中國的最高學府和教育管理機構。
  • 端明學士:官名,宋代設立,負責起草詔令。
  • 魁儒:大儒,學問淵博的人。
  • 法從:隨從法律或規則。
  • 祕殿:指皇宮中的祕閣,藏書之處。
  • :古代大臣上朝時手持的狹長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製成,上面可以記事。
  • 牙籤:用象牙製成的簽牌,用於標記書籍。
  • 文獻:指有歷史價值或參考價值的圖書資料。
  • 嗣續:繼承,延續。
  • 魯寶:指魯國的寶物,這裏比喻珍貴的文化遺產。
  • 璠璵:美玉,比喻有才德的人。

翻譯

溪山之間孕育出如冰玉般清透的大儒,你因遵守法度而得到皇宮祕閣的任命。雲紋的香匣中仍留有朝笏,書架上插滿了象牙籤標記的書籍。你的氣質清冷而高潔,周圍的景色美麗得連畫作都難以比擬。百年來,我們討論着文化的傳承,從今以後,你就像魯國的寶玉一樣,被人們所珍視。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汪生的學識與品德,將其比作冰清玉潔的大儒,並因其承襲了端明學士的學問傳統而受到皇家的賞識。詩中通過「雲匣凝香」、「牙籤插架」等意象,描繪了汪生深厚的學識和高雅的生活。結尾處,詩人將汪生比作魯國的寶玉,強調了其在文化傳承中的重要地位。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汪生的崇高敬意和對文化傳承的重視。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