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二首

朱明巖壑洞天遙,樓結青霞傍斗杓。 呼吸可能通帝座,嘯歌猶聽和鸞簫。 上清縹緲無今古,下界蒼茫自暮朝。 不用登高誇作賦,遊仙須奏白雲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羅浮:山名,位於廣東省。
  • 朱明:指太陽。
  • 巖壑:山谷。
  • 洞天:道教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青霞:指仙境。
  • 斗杓:北斗七星的柄。
  • 帝座:天帝的座位。
  • 嘯歌:高聲歌唱。
  • 和鸞簫:和諧的簫聲。
  • 上清:道教三清之一,指天界。
  • 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 下界:人間。
  • 蒼茫:遼闊無邊的樣子。
  • 暮朝:朝夕,指時間的流轉。
  • :誇耀。
  • 遊仙:指遊歷仙境。
  • 白雲謠:指仙人所作的歌謠。

翻譯

太陽照耀下的羅浮山,山谷和洞天遙遠,樓閣依傍着北斗星的柄,彷彿結在仙境之中。呼吸之間似乎能與天帝相通,高聲歌唱時,彷彿能聽到和諧的簫聲。天界隱約可見,不分古今,人間則自朝至暮,變幻莫測。不需要登高誇耀自己的賦詩,遊歷仙境時應當吟唱白雲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羅浮山的仙境景象,通過「朱明」、「巖壑」、「洞天」等詞語勾勒出一幅超凡脫俗的畫面。詩中「呼吸可能通帝座」表達了與天界相通的神祕感,「嘯歌猶聽和鸞簫」則增添了音樂的和諧美。後兩句強調了遊仙的意境,不必誇耀,只需吟唱白雲謠,體現了詩人對仙境生活的嚮往和超脫塵世的態度。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