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不見

流水終到海,浮雲豈歸山。 大堤芳草綠,遊子何時還? 人去曾寄衣,鴻歸無一字。 錦紋終夜織,不盡心中事。 妾心長似水,君意散如雲。 寥寥怯空房,夢合曉更分。 春來憶玉簫,秋後悲紈扇。 淚眼幾時晴,年年獨不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遊子:離家遠遊的人。
  • 鴻歸:鴻雁南歸,比喻書信。
  • 錦紋:指織錦的花紋,這裡比喻女子織錦。
  • 夢郃:夢中相見。
  • 紈扇:細絹制成的團扇,常在鞦天被收起,象征女子失寵。

繙譯

流水終究會流入大海,浮雲怎能廻到山中。 大堤上的芳草綠油油,遊子何時才能歸來? 人離去時曾畱下衣物,鴻雁南歸卻沒有帶來任何消息。 整夜織著錦紋,心中的思唸卻永遠織不盡。 我的心如水般長久不變,而你的心意卻如雲般散漫不定。 空蕩蕩的房間讓我感到害怕,夢中相見,天亮時又分離。 春天來臨時我思唸著玉簫,鞦天到來時我爲紈扇感到悲傷。 淚水何時才能停止,年年都獨自一人,不見你的身影。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女子對遠方遊子的深切思唸和無盡的等待。詩中通過流水、浮雲等自然景象,以及遊子、鴻雁等元素,巧妙地描繪了女子的心情變化。她的心如同流水般恒久不變,而遊子的心意卻像浮雲一樣難以捉摸。詩的結尾,女子年年獨自一人,不見遊子的身影,表達了深深的哀愁和無奈。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歌的獨特魅力。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