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翰林掌南院

· 戴縉
清朝供奉幾星霜,還向陪都領藝場。 魏闕久推秦博士,南都新迓漢中郎。 春風視草天機燦,夜月裁詩翰墨香。 況有杜陵憂國思,時時飛夢侍君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供奉:在皇帝左右供職者的稱呼。
  • 星霜:年歲,光陰。(「星」讀音:xīng,「霜」讀音:shuāng)
  • 魏闕:古代宮門外兩邊高聳的樓觀,借指朝廷。(「闕」讀音:què)
  • 秦博士:此處借指有學問的人。
  • 南都:明朝永樂十九年(1421 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將應天府(今南京)作爲留都,改稱南京爲南都。
  • (yà):迎接。
  • 漢中郎:此處借指有才能的官員。
  • 杜陵:指杜甫,此處借杜甫以表達憂國之情。

翻譯

在清朝朝廷中任職已有數年光陰,如今又前往陪都統領藝場。朝廷一直推崇他如同秦博士般有學識,南都新迎來了如漢中郎般有才的他。春風中審閱文稿時智慧之光閃耀,夜晚月下寫詩時墨香四溢。更何況他有着如杜甫般的憂國之思,時時在夢中侍奉君王。

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作者戴縉送別徐翰林前往南都任職。詩中首先點明徐翰林在朝廷中任職的經歷,隨後描述了他在南都受到的歡迎以及他的才華。詩中通過「春風視草天機燦,夜月裁詩翰墨香」這一描寫,展現了徐翰林的文學才華和高雅情趣。最後,詩人提到徐翰林有着憂國之思,表達了對他的敬重和期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表達了送別之情,又對徐翰林的品德和才能給予了高度讚揚。

戴縉

明廣東南海人。成化二年進士。授御史,九年秩滿不得遷。乃上疏盛讚宦官汪直功。時西廠已罷,由此復開。縉於數年間升至南京工部尚書。直敗,斥逐爲民。 ► 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