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鱅(yōng)溪:河流名稱。
- 鵩(fú)賦:漢賈誼謫居長沙,有鴞飛入其舍,自以爲不祥,作《鵩鳥賦》以自寬。後因以「鵩賦」指謫居異鄉的心情。
- 洛社:宋歐陽修《酬孫延仲龍圖》詩:「洛社當年盛莫加,洛陽耆老至今誇。」此指文人雅集。
- 香山:此處可能指某個地方,也可能指代閒適的隱居之地。
翻譯
在鱅溪上修養品德,忽然間如賈誼作《鵩鳥賦》般感到命運不濟。聽到猿啼之聲使人聯想到賈誼的悲傷,夢到蝴蝶讓人驚歎如莊生夢蝶般虛幻。在洛社還留存着他未完成的文稿,在香山舊時的盟友也已分散。寂寥的庵旁,明月依舊,卻再也聽不到他誦讀詩篇的聲音了。
賞析
這首詩是對王大倫博士的哀悼之作。首聯寫王大倫在鱅溪上養德,卻突然遭遇不幸,如同賈誼作《鵩鳥賦》時的心境,爲全詩奠定了悲傷的基調。頷聯通過「聞猿悲賈誼」和「夢蝶怪莊生」,用賈誼的悲傷和莊生夢蝶的虛幻,進一步烘托出詩人對王大倫命運的感慨和對人生無常的嘆息。頸聯提到洛社的殘稿和香山舊盟的離散,表現出王大倫的離去帶來的遺憾和失落。尾聯以寂寥的庵畔明月和消失的誦詩聲作結,強化了詩人對王大倫的懷念和哀思,營造出一種孤獨、淒涼的氛圍。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沉,通過對王大倫博士的懷念,表達了對生命短暫和命運無常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