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秋荷

· 張羽
杪秋霜露重,弱質感涼頻。 衰遲含夕氣,牢落凌蕭晨。 衰紅已散雨,餘香尚近人。 翻思盛夏節,玩舟涉廣津。 摘花贈遊女,采綠宴佳賓。 秋風不少佇,感此盡漂淪。 人道每如此,誰知衰盛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杪秋(miǎo qiū):晚秋。
  • 弱質:指秋荷。
  • 衰遲:衰敗遲緩。
  • 牢落:孤寂,無所寄託。
  • 衰紅:凋謝的花朵。
  • 盛夏節:盛夏時節。
  • 采綠:採摘荷葉。
  • 少佇:短暫停留。
  • 漂淪:漂泊淪落。

翻譯

晚秋霜露沉重,秋荷感受着頻繁的涼意。 衰敗遲緩,含着夕陽的氣息,孤寂地迎接着蕭瑟的清晨。 凋謝的花朵已經散去雨水,殘留的香氣依然近人。 回想起盛夏時節,划船穿越廣闊的水域。 摘下荷花贈予遊女,採摘荷葉宴請佳賓。 秋風中不再久留,感慨這一切都已漂泊淪落。 人們說生命總是如此,誰能知曉衰盛的因由。

賞析

這首作品以秋荷爲載體,抒發了對時光流轉、盛衰無常的深沉感慨。詩中,「杪秋霜露重」等句描繪了秋荷在寒冷中的脆弱與無奈,而「翻思盛夏節」則通過對比盛夏的繁華,突顯了秋荷的凋零之美。結尾的「人道每如此,誰知衰盛因」更是以哲理的筆觸,探討了生命的無常與不可知,使詩歌意境深遠,引人深思。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