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同袁少參薛戶曹高比部汪山人集區太史苑西樓

苑外高樓夜不迷,秋光偏在禁城西。 初移碧樹金波動,漸轉危欄玉鏡低。 久客鄉關愁欲賦,清宵賓從興堪攜。 明年此會應難合,烏鵲於今未定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十五夜:指農曆八月十五中秋之夜。
  • 袁少參:袁姓的少參(官職名)。
  • 薛戶曹:薛姓的戶曹(官職名)。
  • 高比部:高姓的比部(官職名)。
  • 汪山人:汪姓的山人(隱士)。
  • 區太史:區姓的太史(官職名)。
  • 苑西樓:園林西側的樓閣。
  • 禁城:指皇城,即紫禁城。
  • 碧樹:綠樹。
  • 金波:指月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樣子。
  • 危欄:高樓上的欄杆。
  • 玉鏡:比喻月亮。
  • 鄉關:家鄉。
  • 清宵:清靜的夜晚。
  • 賓從:賓客和隨從。
  • 烏鵲:烏鴉和喜鵲,這裏比喻不定居的人。

翻譯

在園林西側的高樓上,夜晚並不迷離,秋天的美景偏偏聚集在皇城的西邊。 初時,月光照在綠樹上,波光粼粼,漸漸地,月亮升至高樓欄杆之上,如同玉鏡般低懸。 久居他鄉,心中滿是愁緒,想要賦詩抒懷,而這清靜的夜晚,與賓客和隨從一起,興致正濃。 明年此時,這樣的聚會恐怕難以再有,就像烏鴉和喜鵲,至今還未找到定居之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中秋之夜在苑西樓上的聚會場景,通過「秋光偏在禁城西」、「漸轉危欄玉鏡低」等句,生動地勾勒出了月夜下的美景。詩中「久客鄉關愁欲賦」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而「明年此會應難合」則流露出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未來的憂慮。

樑民相

樑民相,原名文,字井卿。南海人。明神宗萬曆二十年(一五九二)進士。官零陵知縣。改廣平郡博。卒於官。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四一有傳。 ► 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