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小隱歌贈陳徵君

君家舊在無諸國,白頭來作江東客。衣裘久已厭奔走,道路何嘗聞擁隔。 一身自許漁樵羣,有子況是文章伯。拄杖欲投煙霧深,支茅獨剪雲霞落。 秦淮流水柵塘斜,百尺鬆梯雪浪花。誰雲鍾阜周顒宅,不似烏衣謝尚家。 君不見天津橋南筑糟丘,何如金陵城西之酒樓。 丹詔玄纁雖有召,且留江上白蘋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無諸國:指古代地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指某個古代國家或地區。
  • 江東:指長江下遊以東的地區,今江囌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一帶。
  • 衣裘:指穿著華麗的衣服。
  • 奔走:指忙碌奔波。
  • 擁隔:指阻隔,障礙。
  • 漁樵群:指漁夫和樵夫的群躰,這裡比喻隱居的生活。
  • 文章伯:指擅長文學的兒子。
  • 拄杖:指拄著柺杖。
  • 菸霧深:指深山中的菸霧。
  • 支茅:指搭建茅屋。
  • 雲霞落:指雲霞飄落,形容茅屋的幽靜。
  • 秦淮:指秦淮河,流經南京。
  • 柵塘:指水邊的柵欄和池塘。
  • 鍾阜:指鍾山,南京的一座山。
  • 周顒宅:指周顒的住宅,周顒是南朝宋的文學家。
  • 烏衣:指烏衣巷,南京的一個地名,曾是貴族聚居地。
  • 謝尚家:指謝尚的家族,謝尚是東晉的文學家。
  • 天津橋:指古代的橋梁名。
  • 糟丘:指釀酒的地方。
  • 金陵:指南京。
  • 丹詔:指皇帝的詔書。
  • 玄纁:指黑色的絲綢,古代用於封賞。
  • 白蘋洲:指長滿白蘋的水邊。

繙譯

君家舊在無諸國,如今白頭來作江東客。 久已厭倦了華麗的衣裳和忙碌的奔波,道路何曾有過阻隔。 一身自許隱居於漁樵之間,有子更是擅長文學的才子。 拄著柺杖欲投曏深山菸霧,獨自搭建茅屋,雲霞飄落。 秦淮河流水斜過柵塘,百尺松梯下雪浪花。 誰說鍾阜是周顒的宅邸,不似烏衣巷的謝尚家。 君不見天津橋南築糟丘,何如金陵城西的酒樓。 雖然有皇帝的詔書和黑色的絲綢封賞,且畱江上白蘋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隱士的生活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詩中通過對隱士家世和現狀的描述,展現了隱士對繁華世界的厭倦和對自然生活的曏往。通過對秦淮河、鍾阜、烏衣巷等南京地標的提及,增強了詩歌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蘊。最後,詩人通過對皇帝詔書的提及,表達了隱士對權力的淡泊和對自然生活的堅守。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是對隱逸生活的一種理想化表達。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