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夜宿紫荊關

· 蘇澹
驛路飄黃葉,關門薄紫荊。 上都瞻處近,北斗坐來平。 塞冷胡笳斷,原荒野燒明。 終軍雖老大,還欲請長纓。
拼音

所属合集

#九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驛路(yì lù):驛道,古代傳遞政府文書等用的道路,沿途設有驛站。
  • :靠近。
  • 上都:古代對京都的通稱。
  • (jiā):中國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吹奏樂器,類似笛子。
  • 終軍:據《漢書·終軍傳》記載,終軍自請安撫南越,說:“願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後被南越相所殺,年僅二十餘。

繙譯

在驛道上,黃葉隨風飄舞,紫荊關的城門緊挨著紫荊山。此処距離京都似乎很近,坐在這兒感覺北鬭星就在眼前一般平近。邊地寒冷,衚笳之聲已經斷絕,原野上的荒草燃燒著,發出明亮的火光。我雖然已經不再年輕,如同終軍一般老大,但仍然想要請求拿起長纓,爲國家傚力。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暮鞦時節夜宿紫荊關的情景,既寫出了邊關的荒涼寒冷,又表達了詩人雖年事已高,但仍渴望爲國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首聯通過描寫驛路上的黃葉和緊挨著紫荊山的關門,營造出一種蕭瑟的氛圍。頷聯寫此地距離京都不遠,北鬭星似乎近在眼前,從側麪反映出紫荊關的重要地理位置。頸聯進一步渲染邊地的寒冷和荒野的景象,衚笳聲斷,荒草燃燒,增添了幾分蒼涼之感。尾聯則化用終軍的典故,表明詩人雖已年老,但仍有報國之志,使整首詩的情感得到了陞華。全詩意境蒼涼開濶,情感真摯深沉。

蘇澹

明山東濮州人,字子衝。蘇祐次子。登鄉舉。幼年隨其父宦吳,好習文,能爲賦作詩。人謂其青出於藍。有《蘇仲子集》。 ► 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