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悲翁

· 羅頎
思悲翁,在彼西山,我心悹。謂我癙憂,孰可終?楸梧鬱郁,松柏依依。 翁歸曷之?所莫知。鳳鳥不至梟于飛,昕不旦出目無輝。 已焉哉!陸行舟,水行車,復何歸禍夫騰驤?雅人微我思也,憫先人云胡亡,哀我生遘二喪。 嗚呼!蒼天曷有常?悲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思悲翁:樂府鼓吹曲名,此爲詩題。
  • 悹(guàn):憂慮不安。
  • 癙(shǔ)憂:憂鬱,憂悶。
  • 曷之:到哪裏去。曷,何。
  • 昕(xīn):黎明,天亮。
  • 騰驤(xiāng):飛躍,奔騰,這裏指命運的起伏不定。
  • 遘(gòu):遭遇。

翻譯

我心憂傷地思念着那悲翁,他在那西山之上,我的內心充滿憂慮不安。都說我憂鬱煩悶,這種憂愁何時才能終結?楸樹和梧桐鬱鬱蔥蔥,松樹和柏樹相互依偎。

那悲翁歸來要到何處去呢?沒有人知道。鳳凰不來,只有梟鳥在飛翔,黎明沒有到來,眼睛也失去了光彩。

罷了罷了!在陸地上行走如行船,在水中行船如行車,又能到哪裏去躲避這命運的起伏不定呢?雅正的人不理解我的思緒,憐憫先人的離去,爲何要消亡,哀嘆我此生遭遇兩次喪事。

哎呀!蒼天何時有常規呢?悲哀啊!

賞析

這首詩以「思悲翁」爲題,抒發了詩人內心深沉的憂傷和對命運的無奈。詩中通過描繪西山的景象,以及楸梧、松柏等植物,營造出一種陰鬱的氛圍。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憂鬱和對未來的迷茫,不知道悲翁去向何方,也看不到希望的曙光。同時,詩人感慨命運的起伏不定,如同陸行如舟、水行如車般不穩定,又提到雅人不能理解自己的心思,以及自己遭遇的喪事,進一步加深了悲傷的情感。最後,詩人對蒼天的無常發出悲嘆,整首詩充滿了哀怨和憂愁。

羅頎

明浙江山陰人,字儀甫。以高承所著《事物紀原》不能黜僞崇真,更著《物原》一書。然其書不著出處,合衆說爲一,粗疏錯謬處亦極多。 ► 19篇诗文

羅頎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