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匡時:挽救時局,振興國家。
- 了無成:完全沒有成就。
- 牢落:孤寂,無所依託。
- 風塵:比喻世俗的紛擾。
- 灞橋: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古代常作爲送別之地。
- 驢背客:騎驢的旅客,常指詩人或文人。
- 無端:無緣無故。
- 風味:此處指詩意或情感。
- 吟情:作詩的情懷。
翻譯
挽救時局的偉業未曾有所成就,我在這紛擾的世俗中感到孤寂和無奈。反而羨慕那些在灞橋上騎驢的旅客,他們無需理由就能激發出作詩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於自己未能實現振興國家的抱負而感到的失落和無奈。詩中,「匡時事業了無成」一句,直接抒發了詩人的遺憾之情。後兩句則通過對比,表達了對那些能夠自由抒發情感的旅人的羨慕,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嚮往和對現實的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於時局和個人命運的深刻反思。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黃仲昭的其他作品
- 《 題同寅洪憲副文壇風月卷次韻次李若虛韻 》 —— [ 明 ] 黃仲昭
- 《 慶鄭敏善先生年八十應詔冠帶 》 —— [ 明 ] 黃仲昭
- 《 唐宮人題紅葉圖詩二首 》 —— [ 明 ] 黃仲昭
- 《 東黃四景爲族叔祖方軒先生賦文筆鍾靈 》 —— [ 明 ] 黃仲昭
- 《 和答鄭司訓賞蓮詩並訂重遊之約 》 —— [ 明 ] 黃仲昭
- 《 拙戒吳方伯亭成翠渠有詩寄題因次韻二首 》 —— [ 明 ] 黃仲昭
- 《 題常思嶺蘭若二首 》 —— [ 明 ] 黃仲昭
- 《 寄表侄陳宗調 》 —— [ 明 ] 黃仲昭
相关推荐
- 《 望江南·題鵲喜圖。餘幼時,先太夫人爲畫此圖,十二鵲取月月喜之意。壽兒取以裝冊。憶幼時所歷,分隸十二月 》 —— [ 清 ] 夏孫桐
- 《 窮冬積陰 》 —— [ 宋 ] 曾豐
- 《 冬末郡學感懷和韻 》 —— [ 宋 ] 強至
- 《 洪武丁卯臘月癸亥雪 》 —— [ 元 ] 陶宗儀
- 《 舊有誦十二月吳江竹枝歌者戲效之得三首而止十一月廿三夜不寐因足成之詩成夢乘馬上曲磴地名湖塘遇小兒杜姓者 》 —— [ 明 ] 顧清
- 《 殘冬展假病榻消寒聊當呻吟語無倫次錄存十六章 》 —— [ 清 ] 查慎行
- 《 次韻徽州胡推官 旅中遇雪且約同登雨花臺三首 其二 》 —— [ 宋 ] 周必大
- 《 題十二月宫詞畫幅二十四首 其六 》 —— [ 清 ] 弘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