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錢君縹藏其母林夫人繡桃竹雙雞遺命其子國用求題識觀其運思精妙王淵邊文進之寫生也時風下移事多苟簡有愧
周漢遺文劫火深,晉唐緗素亦煙沉。
青縑一尺絲千縷,留與閨門作佩箴。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縑(jiān):質地細密的絲絹。
- 箴(zhēn):勸告,勸誡。
翻譯
周漢時期的遺文在戰火中遭受了深深的劫難,晉唐時期的書畫絹帛也已如煙般消逝沉沒。 這一尺青色的絲絹上,每一絲都蘊含着千縷情意,應留與閨門中的人作爲佩戴的勸誡之物。
賞析
這首詩以周漢遺文和晉唐緗素的消逝,來襯托林夫人所繡桃竹雙雞的珍貴。詩中表達了對古代文化遺產在歷史變遷中逐漸消逝的感慨,同時也強調了這一尺絲絹所蘊含的深刻意義和價值,將其視爲一種可以留給閨門中人的勸誡與警醒。整首詩意境深沉,通過對歷史和現實的對比,突出了作品所承載的文化與道德內涵。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顧清的其他作品
- 《 孚若時章約九日廣恩寺登高雨不及赴 》 —— [ 明 ] 顧清
- 《 錫山王應藩工真行書尤善題署予輯郡志爲予留數月將歸賦此贈之 》 —— [ 明 ] 顧清
- 《 十峯約陪喻府君夜坐明日有詩次韻 》 —— [ 明 ] 顧清
- 《 十七日得黃克明書報八月四日封事 》 —— [ 明 ] 顧清
- 《 送人赴番昜丞 》 —— [ 明 ] 顧清
- 《 六言 》 —— [ 明 ] 顧清
- 《 裏生楊和爲令尹張侯寫百禽從鳳圖 》 —— [ 明 ] 顧清
- 《 姚絅庵示讀近報及和葉竹窗二首次韻奉答並寄竹窗 》 —— [ 明 ] 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