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都時館中諸君有晚庭侍詠聯句其後不預者相繼有作近方寄至次韻荅之

· 顧清
匡時無計乞身難,望望雲西九點山。 雷雨恩深天作解,桑榆景近鳥飛還。 詞中郢客重聞調,枕裏盧生已度關。 猶有感懷詩未了,桔槔長夏不曾閒。
拼音

所属合集

#海棠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匡時:挽救艱危的時局。讀音:[kuāng shí]
  • 乞身:古代以作官爲委身事君,故稱請求辭職爲乞身。
  • 雲西九點山:指西邊的衆多山峯。
  • 雷雨恩深:雷雨象徵皇恩,意爲皇恩深厚。
  • 天作解:上天作了解除危難之事。
  • 桑榆景:夕陽的餘輝照在桑榆樹梢上,借指日暮,比喻晚年的時光。讀音:[sāng yú jǐng]
  • 郢客:歌手,這裏指善歌者。讀音:[yǐng kè]
  • 盧生:黃粱夢故事中的人物,借指追求功名利祿的人。
  • 桔槔:一種原始的汲水工具。讀音:[jié gāo]

翻譯

想要挽救時局卻沒有辦法,請求辭職也很困難,只能遙望西方的衆多山峯。皇恩深厚如雷雨,上天也爲解除危難之事助力,如今已到晚年,如同鳥兒歸巢一般。詞中像郢客那樣的善歌者再次聽到熟悉的曲調,就像黃粱夢中的盧生已經度過難關。我還有感懷的詩沒有寫完,就像長夏裏的桔槔一樣,不曾停歇。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的無奈和對自身處境的感慨。首聯寫詩人想要爲國家排憂解難,卻又深感無奈,難以脫身。頷聯以雷雨和桑榆景爲喻,表達了對皇恩的感激以及對自己晚年時光的感慨。頸聯通過郢客和盧生的典故,暗示了詩人在詩詞創作和人生追求方面的思考。尾聯則表明詩人的感懷之情如長夏中的桔槔,源源不斷,不曾間斷。整首詩意境深沉,情感真摯,用典恰當,體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人生的深刻感悟。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