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大風揚塵戲爲四語清河飲劉錦衣莊因足成之
西風吹塵日何之,濁河東注無歸時。
昆崙常高海常下,萬古不解癡人疑。
蜉蝣生盡一日樂,孟嘗死有千年悲。
此言堪笑亦有悟,酒到但飲無多辭。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昆崙(kūn lún):崑崙山,中國西部的山系。在古代傳說中,它是一座高大的神山。
- 蜉蝣(fú yóu):一種昆蟲,體軟弱,有翅兩對,前翅發達,後翅很小;生命短暫,一般只活幾小時至數天。
翻譯
西風颳起塵土,這塵土要去往何處呢?混濁的黃河水向東流淌,沒有歸期。 崑崙山一直是那麼高大,大海一直處在低處,這自古以來的情況,讓那些癡傻的人不解和疑惑。 蜉蝣的生命短暫,它盡情享受一天的快樂,孟嘗君雖死,卻留下了千年的悲嘆。 這話聽起來可笑,但也有讓人領悟的地方,酒到跟前只管喝,不要多說什麼。
賞析
這首詩語言簡潔明快,意境深遠。詩的前兩句通過描繪西風揚塵和濁河東注的景象,營造出一種蒼茫、悠遠的氛圍。接下來,詩人以崑崙山的高大和大海的低處作爲永恆不變的象徵,與人們對這些自然現象的疑惑形成對比,表達了對世間事物的思考。詩中提到蜉蝣的短暫快樂和孟嘗君的千年悲嘆,意在說明生命的無常和人們對生命意義的不同理解。最後兩句則體現了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即不必過多糾結於言語,盡情享受當下的美好。整首詩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顧清的其他作品
- 《 次韻送馮濯庵亞卿扈從巡邊 》 —— [ 明 ] 顧清
- 《 次韻水村書王山農梅花詩後 》 —— [ 明 ] 顧清
- 《 春日與客談舊事有不能忘者紀以小詩 》 —— [ 明 ] 顧清
- 《 吳江夜泊寄長兒天彝八首 》 —— [ 明 ] 顧清
- 《 春日雜書 》 —— [ 明 ] 顧清
- 《 仙鶴褚道人嘗欲得一詩久未能答近和元吉壽篇見者謂似遊仙體因書以貽之然終不近也 》 —— [ 明 ] 顧清
- 《 約庵促予西行且有早歸之約詩以答之 》 —— [ 明 ] 顧清
- 《 甲辰九月五日迎司馬蘭亭過蔡廷章宿 》 —— [ 明 ] 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