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大風揚塵戲爲四語清河飲劉錦衣莊因足成之

· 顧清
西風吹塵日何之,濁河東注無歸時。 昆崙常高海常下,萬古不解癡人疑。 蜉蝣生盡一日樂,孟嘗死有千年悲。 此言堪笑亦有悟,酒到但飲無多辭。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昆崙(kūn lún):崑崙山,中國西部的山系。在古代傳說中,它是一座高大的神山。
  • 蜉蝣(fú yóu):一種昆蟲,體軟弱,有翅兩對,前翅發達,後翅很小;生命短暫,一般只活幾小時至數天。

翻譯

西風颳起塵土,這塵土要去往何處呢?混濁的黃河水向東流淌,沒有歸期。 崑崙山一直是那麼高大,大海一直處在低處,這自古以來的情況,讓那些癡傻的人不解和疑惑。 蜉蝣的生命短暫,它盡情享受一天的快樂,孟嘗君雖死,卻留下了千年的悲嘆。 這話聽起來可笑,但也有讓人領悟的地方,酒到跟前只管喝,不要多說什麼。

賞析

這首詩語言簡潔明快,意境深遠。詩的前兩句通過描繪西風揚塵和濁河東注的景象,營造出一種蒼茫、悠遠的氛圍。接下來,詩人以崑崙山的高大和大海的低處作爲永恆不變的象徵,與人們對這些自然現象的疑惑形成對比,表達了對世間事物的思考。詩中提到蜉蝣的短暫快樂和孟嘗君的千年悲嘆,意在說明生命的無常和人們對生命意義的不同理解。最後兩句則體現了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即不必過多糾結於言語,盡情享受當下的美好。整首詩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