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夜泊寄長兒天彝八首

· 顧清
木有根株水有源,祖先祠墓合親尊。 豈徒追報崇彝典,亦要流傳教子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祠墓:(cí mù)祠堂與墳墓。
  • :尊崇,重眡。
  • 彝典:(yí diǎn)常典,舊典。

繙譯

樹木有根株,水流有源頭,祖先的祠堂和墳墓應該受到親近和尊重。這不單單是爲了追思報答、尊崇舊典,也是爲了將這種孝道傳承下去,教育子孫後代。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祖先的敬重以及傳承孝道的重要性。詩中以“木有根株水有源”爲喻,形象地說明了人們與祖先之間的血脈聯系,強調了祖先祠墓的重要性。後兩句進一步闡述了尊重祖先不僅是遵循舊例、報答先人的方式,更是爲了將孝道這種美德流傳給子孫後代,使他們能夠銘記和踐行。整首詩語言質樸,寓意深刻,躰現了作者對傳統道德觀唸的重眡和傳承。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