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人

· 鄭琰
分袂當年待曉雞,曲欄橋外錦堂西。 鳧吞蓮子房房苦,蟬抱楊枝樹樹啼。 深竹夢歸神女婿,暮花傷別阮郎妻。 至今腸斷春風候,豆蔻初生槿葉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分袂:分別,離別。
  • (mèi):衣袖。
  • 曲欄橋:彎曲的欄杆橋。
  • 錦堂:裝飾華麗的廳堂。
  • (fú):野鴨。
  • 蓮子房房:蓮蓬中的蓮子,比喻苦澀。
  • 蟬抱楊枝:蟬緊緊抓住楊樹枝。
  • 暮花:傍晚的花。
  • 阮郎妻:指阮籍的妻子,這裏泛指離別的女子。
  • 豆蔻(dòu kòu):一種植物,比喻少女。
  • 槿葉齊:槿花的葉子齊整,比喻時光的流逝。

翻譯

當年分別時,我們等待着黎明的雞鳴,在曲欄橋外的錦堂西邊。野鴨吞食蓮蓬,每一顆蓮子都帶着苦澀;蟬緊緊抓住楊樹枝,每一棵樹都在哭泣。深竹中夢見歸來的神女婿,傍晚的花兒傷感地告別了阮郎的妻子。直到今天,每當春風吹過,我都會感到心碎,那時豆蔻初開,槿花的葉子齊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過去離別場景的深情回憶。詩中通過「分袂」、「曲欄橋」、「錦堂西」等具體場景,勾勒出一幅離別圖景。後兩句通過「鳧吞蓮子」和「蟬抱楊枝」的生動比喻,表達了離別後的苦澀和哀傷。結尾的「腸斷春風候」和「豆蔻初生槿葉齊」則進一步以春天的景象,抒發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無限懷念和悲傷。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鄭琰

明福建閩縣人,字翰卿。任俠遨遊閩中。工詩,詞館諸公爭延致之,高文典冊,多出其手。後至南京,徽州富人吳生以上賓禮遇之,每醉常罵主人爲“錢虜”。吳與其兄構訟,疑琰泄其陰事,文致捕置京兆獄,瘐死獄中。有《二陬詩稿》。 ► 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