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林純卿

· 鄭琰
十載看花入醉鄉,燕姬招隱白雲莊。 罷官卜宅思栽柳,垂老將身學賣漿。 夜月邀僧同耽首,春湖供客典魚腸。 孤山萬樹梅花發,剪燭裁詩夜未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耽首:沉醉,迷戀。
  • 魚腸:古代寶劍名,這裏指典當的物品。
  • 剪燭:剪去燭花,使燭光明亮,常用來形容深夜交談。
  • 裁詩:作詩,修改詩句。
  • 未央:未盡,未已。

翻譯

十年來,我沉醉於賞花之中,燕地的女子邀請我隱居在白雲繚繞的莊園。我辭去官職,打算買地種柳,垂暮之年,我願以身作則,學習賣酒。夜晚,我邀請僧人一同沉醉於月色之下,春日的湖邊,我以寶劍典當,與客人共飲。孤山上的萬樹梅花盛開,我剪去燭花,夜深人靜,仍在修改詩句,夜未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鄭琰晚年隱居生活的理想圖景。詩中,「十載看花」與「燕姬招隱」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隱逸生活的嚮往。通過「罷官卜宅思栽柳」和「垂老將身學賣漿」,詩人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追求和對官場生涯的厭倦。後兩句則通過「夜月邀僧」和「春湖供客」的場景,展現了詩人隱居生活中的閒適與雅緻。結尾的「孤山萬樹梅花發,剪燭裁詩夜未央」更是以梅花和深夜剪燭作詩的畫面,傳達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和對隱居生活的滿足。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深切向往和美好憧憬。

鄭琰

明福建閩縣人,字翰卿。任俠遨遊閩中。工詩,詞館諸公爭延致之,高文典冊,多出其手。後至南京,徽州富人吳生以上賓禮遇之,每醉常罵主人爲“錢虜”。吳與其兄構訟,疑琰泄其陰事,文致捕置京兆獄,瘐死獄中。有《二陬詩稿》。 ► 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