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顧小侯

· 鄭琰
甲第連雲瞰帝城,畫簾繡箔照朱甍。 新開馳道千金埒,舊領團營七較兵。 方士房中龍虎鼎,侍兒花底鳳凰笙。 燕山二月春初好,玉勒朝朝待曉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甲第:指顯貴者的豪華宅第。
  • 連雲:形容宅第高聳入雲。
  • :俯視。
  • 帝城:京城。
  • 畫簾繡箔:裝飾華麗的簾子和窗戶。
  • 朱甍:紅色的屋脊,指華麗的建築。
  • 馳道:供車馬馳行的大道。
  • 千金埒:形容道路的豪華和昂貴。
  • 團營:明代軍隊的一種編制。
  • 七較兵:指精銳的士兵。
  • 方士:古代指修煉仙術的人。
  • 龍虎鼎:煉丹用的鼎,象徵修煉仙術。
  • 侍兒:侍女。
  • 鳳凰笙:一種樂器,象徵着高貴和吉祥。
  • 燕山:山脈名,位於今河北省北部。
  • 玉勒:用玉裝飾的馬勒,指華貴的馬具。
  • 朝朝:每天早晨。
  • 曉鶯:早晨的鶯鳥,這裏指鶯鳥的叫聲。

翻譯

顯赫的宅第高聳入雲,俯瞰着繁華的京城, 華麗的簾子和窗戶映照着紅色的屋脊。 新建的馳道豪華昂貴,舊時統領的精銳士兵依舊威武。 方士房中煉丹的龍虎鼎,侍女花下吹奏的鳳凰笙。 燕山的二月春光正好,華貴的馬具等待着清晨的鶯鳥啼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貴族顧小侯的豪華生活和顯赫地位。詩中,「甲第連雲」、「畫簾繡箔」等詞句展現了其宅第的宏偉與華麗,「馳道千金埒」、「七較兵」則體現了其權勢和軍事力量。後兩句通過「龍虎鼎」和「鳳凰笙」等意象,暗示了顧小侯對仙術和音樂的追求,同時也增添了詩意的美感。最後,以燕山春景和待曉鶯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顧小侯生活的美好祝願。

鄭琰

明福建閩縣人,字翰卿。任俠遨遊閩中。工詩,詞館諸公爭延致之,高文典冊,多出其手。後至南京,徽州富人吳生以上賓禮遇之,每醉常罵主人爲“錢虜”。吳與其兄構訟,疑琰泄其陰事,文致捕置京兆獄,瘐死獄中。有《二陬詩稿》。 ► 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