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懋忠七十從軍之燕

· 鄭琰
千金紫馬百金裝,白首窮邊烈士腸。 一雁正來君又去,二毛雖短劍還長。 燕臺馬死崩寒日,易水魂歸哭夕陽。 筋力尚堪三百戰,牙旗秋卷塞雲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江懋忠:人名,具體身份不詳。
  • 七十從軍:指七十歲高齡仍選擇從軍。
  • :古地名,今河北省一帶。
  • 千金紫馬:價值千金的紫色戰馬。
  • 百金裝:用百金裝飾的馬具。
  • 白首:白髮,指年老。
  • 窮邊:邊疆的盡頭,指邊遠地區。
  • 烈士:有志於建功立業的人。
  • 一雁正來君又去:比喻消息剛到,人又離去。
  • 二毛:指頭髮黑白相間,形容年紀較大。
  • 燕臺:燕地的臺,可能指燕國的故地。
  • 崩寒日:形容日落時的淒涼景象。
  • 易水魂歸:易水是燕國的一條河流,這裏指戰士的魂魄歸於故土。
  • 哭夕陽:在夕陽下悲泣。
  • 筋力尚堪三百戰:形容雖然年老,但體力仍足以支撐多次戰鬥。
  • 牙旗:軍旗。
  • 秋卷塞雲黃:秋天的雲彩被塞外的風捲起,呈現出黃色,形容邊塞的荒涼景象。

翻譯

價值千金的紫色戰馬,配上百金裝飾的馬具,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在邊疆的盡頭展現出烈士的豪情。消息剛傳來,你又匆匆離去,雖然頭髮已黑白相間,但你的劍依然鋒利。燕地的臺在寒日下顯得淒涼,易水的魂魄在夕陽下悲泣。儘管年事已高,但你的體力仍足以支撐三百場戰鬥,軍旗在秋風中捲起塞外的黃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七十歲高齡仍選擇從軍的老戰士的形象,通過「千金紫馬」、「白首窮邊」等意象,展現了他的英勇與不屈。詩中「一雁正來君又去」、「二毛雖短劍還長」等句,既表達了時光的流逝,又強調了老戰士的堅韌與決心。結尾的「筋力尚堪三百戰,牙旗秋卷塞雲黃」更是以豪邁的筆觸,讚頌了老戰士不老的鬥志和邊塞的壯麗景象。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老戰士的敬仰之情。

鄭琰

明福建閩縣人,字翰卿。任俠遨遊閩中。工詩,詞館諸公爭延致之,高文典冊,多出其手。後至南京,徽州富人吳生以上賓禮遇之,每醉常罵主人爲“錢虜”。吳與其兄構訟,疑琰泄其陰事,文致捕置京兆獄,瘐死獄中。有《二陬詩稿》。 ► 21篇诗文

鄭琰的其他作品